初审编辑:张爽
责任编辑:卢志强
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滨州报道
近日,滨城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聚焦品质滨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城区应急管理局专场。滨城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学峰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今年以来区应急局聚焦平安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月雨,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鲁滨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区委“156”总体布局、“1+8+1”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体系以及全区应急管理“1356”工作体系为引领,不断提升安全治理水平、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1-9月份,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0%、50%,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坚持严格履职,构建长效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印发《区委常委会成员、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2023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明确16位区级党政领导113项安全生产职责。区委、区政府每季度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区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每季度分析研判本领域安全防范工作,推动各方履职尽责。
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制定《滨城区安全生产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28项重点工作。建立功能区安全生产责任边界清单,明确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检查,督促属地、部门责任落实到位。
突出企业主体。创新企业安全监管“十项机制”和安全运行“十个严禁”,帮助企业规范安全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人文关怀、诊断互助等重点工作。选取95家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试点建设,抓严机制建设、抓实奖惩措施,企业在安全水平、安全氛围上实现新提升。
坚持系统治理,提升本质安全
在思想理念上凝共识。开展企业、属地、部门主要负责人访谈活动,党政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宣讲安全生产,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特种作业人员等安全生产专题培训8次,属地、部门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4次,114家企业1.5万名职工通过“安全培训云平台”实现线上教育、培训、考试,不断推动各方树牢安全理念。承办全市“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活动,通过应急在线栏目、应急广播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安全氛围。滨城区连续七年被省政府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县(市、区)。
在安全管理上夯基础。深化18家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57家企业达三级以上标准化,推动50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办法全国试点,推动企业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在风险防范上见实效。强化事前预防,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预防高处坠落、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有限空间作业等13个专项整治行动,闭环整改问题隐患并深入举一反三,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
坚持科技赋能,加强监测预警
资源信息共享化。通过“三维立体化”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接入1万余路视频监控、10个高空瞭望塔、33部单兵、16部布控球和无人机,整合雨情水情、气象预报、主要河道、重点路段等方面的应急资源信息,实现关键部位常态化可视、死角部位移动化可视,为应急指挥提供科技支撑。
应急管理精细化。录入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等重点企业分布、“专业、部门、属地、企业、社会”五级全覆盖应急队伍以及各类应急预案,实现“有料可查、有据可依、简洁高效、科学处置”。
险情场景可视化。遭遇突发情况时及时标注问题区域,形成风险地图,同时结合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避难场所等VR全景查看,可针对重点问题区域进行复盘,倒查原因,压实责任,切实清除风险隐患。
坚持实战实用,强化应急处置
健全制度机制。修订完善《滨城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5个专项预案,制定各级防汛预案247个。建立“一二三四”防汛机制,按照“三四五”工作思路,制定沿黄滩区人员疏散及撤离预案,沿黄街道定期开展滩区避险转移安置演练。制定汛期“叫应”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汛期联合值班值守,持续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检查重点部位834处。
完善应急体系。发挥“滨城应急预警”平台作用,强化会商研判,及时印发风险形势分析报告3期,发布灾害风险预警提示52期。持续改造提升59处避难场所及13个基层物资储备库,新建避难场所27处,推动120个村(社区)开展应急救援站建设。承办全省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暨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现场会。
做好应急准备。进一步健全完善区、乡联动处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程序,建立应急抢险队伍166支共5800人,加强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动。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1476场次,参演人员13.5万人次。严格执行全年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确保遇有险情及时上报、妥善处置。
员、副局长徐鲁滨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初审编辑:张爽
责任编辑:卢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