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吕芳缘
责任编辑:张爽
特约评论员 赵堃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人们往往通过在清明祭祀的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礼记》有云:“春秋祭祀,以时思之”,这种对逝者的哀思,既是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又是联系中华民族家族传承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也存在火灾隐患。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清明祭扫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扬现代绿色生态理念。
传统仪式创新传承文化,在古今结合中延续对崇敬祖先的缅怀追思。清明节祭祀文化的核心是现代人表达对逝去人的思念之情,早已传承千年,但在现代社会,人们有着更高的生态认知,因此传统节日形式也需要迭代升级。只要心存敬意,祭扫形式不必拘泥,可以是在墓前种一棵树、放一捧花,甚至只是为先人打扫一下墓碑。这种改变不是否定传统,而是用现代人更易接受、更具环保的方式延续传统记忆,既保留了慎终追远的仪式感,又切实减轻了生态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绿色祭扫守护生态环境,在文明进步中实现传统习俗与自然共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可能带来的空气污染与火灾隐患是不可忽视的,推动文明祭扫,不仅是生态需求也是安全需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祭扫方式向绿色、生态、文明、进步的方向转变,用燃放电子鞭炮,使用鲜花水果祭品等方式进行祭扫,既能保留清明祭祖的氛围,又能确保生态与人身安全。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履行生态责任,让文明价值得以彰显,实现传统习俗与自然共生发展。
科技手段创造纪念方式,在数字浪潮中激活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年轻人是移风易俗的主力,也是更支持生态文明的群体。运用科技手段,即通过线上纪念、虚拟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不只践行生态理念,还有种科技潮流感。网络祭祀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祭祀变得更加便捷也更加健康,甚至可以通过AI技术还原传统仪式场景,与先人进行“互动”,留存亲人记忆,不仅更有利于联结情感,也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节的“清明”,不仅是自然气候的清爽,更是传统与文明的澄澈。以文明祭扫告慰先人,用生态之责守护青山,借科技之力联结思念,才能更好的让清明节回归“风清景明”的本质,让清明节真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初审编辑:吕芳缘
责任编辑:张爽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