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评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2025-03-24 17:18:43 来源:  作者:

  特约评论员 初宝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企业和企业家是社会财富与价值的创造者,是推动慈善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优化民营企业参与慈善环境,创新企业参与慈善项目方式,探索慈善长效健康发展机制,共同策划和探索符合社会需求、具有企业特色的慈善帮扶模式,设计实施具有前瞻性、示范性的慈善救助项目,形成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的慈善事业格局。

  滨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超9成的就业、超8成的税收、超7成的GDP、超6成的投资。2024年,滨州有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8家企业入围山东民营企业200强、资产总额列全省第1位。

  正是基于民营经济“一家独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滨州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全市上下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在全省率先设立“滨州企业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用实际行动围绕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举全市之力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贴心服务,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企业家信心,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的热情,不断擦亮“政企同心·圆梦滨州”品牌。

  立“责”于企,履“责”于行。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滨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他们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发挥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发展事业、社会事业、慈善事业。据统计,2022年以来,共接收47家企业(企业家)定向捐赠超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0余万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内涵。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实践证明,凝心聚魂是汇聚慈善合力的根本核心,尊行崇善是企业乐善行善的深层动因,创新方式是激发慈善活力的关键所在,公信建设是慈善持续发展的生命根基。只有引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准确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与社会、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不断增进积极主动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动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慈善、了解慈善、参与慈善,才能进一步在全省、全国叫响“全民慈善、善行天下”的滨州慈善品牌,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热度、更有亮度。


初审编辑:吕芳缘

责任编辑:纪学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