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吕芳缘
责任编辑:纪学敏
特约评论员 吴雪瑞
如果你站在滨州的黄河大道向东远眺,就能看见浩浩荡荡的母亲河蜿蜒而去。浑浊的河水裹挟了千年沉淀的泥沙,也承载着属于这座沿河小城的记忆。
滨州是因黄河而生的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孕育出了跟黄河相伴而生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深深镌刻在滨州人民的血脉当中,代代相传,成为了别具一格的精神标识。
这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存智慧。2022年,随着黄河水位的下降,邹平市台子段的黄河河床大面积裸露出来,沉睡于黄河之下长达百年的齐东古城得以“重见天日”。斑驳的城墙基石、破碎的石头瓦块,都像是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无声诉说着滨州人与黄河共生的历史。河水泛滥淹没城池,水位退却重建家园,这种近乎残酷而循环往复的生存状态,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滨州人民的坚强意志,也塑造了他们豁达豪迈的性格特征。
这是一种容乃大的广阔胸襟。漫步在滨州大街小巷,能明显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如水一般,极具有包容性和凝聚力。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孙子兵法的谋略智慧,也能看到渤海革命的红色基因;能听到胡集书会的曲艺唱腔,也能摸到滨州手造的匠心独运。这种包容并不仅仅是兼收并蓄,而是如同黄河河水卷起泥沙一般,在流动过程中自然沉淀,然后有的放矢形成新的地貌,进而呈现出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种扩而充之的内生动能。这些年来,沿黄布局的黄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核心点正悄然绽放。博兴黄河打渔张灌区引黄闸荣登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蒲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项目已规划建设,滨州人正在躬身厉行,用现代语言向世界讲述这里的黄河故事。十里荷塘的清新脱俗、蒲湖风景区的秀美宜人、打渔张森林公园的郁郁葱葱……一幅幅美丽画卷在缓缓展开,文化资源逐渐被转化为发展优势,也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古老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汇合、记忆与未来相牵,都在黄河水的倒影中交融。滨州的黄河文化,正是这样一条流动的精神之河——它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泥土的芬芳、浪花的歌唱,正向着更加开阔的文化海域奔涌而去,晨昏循环,不曾止歇。
初审编辑:吕芳缘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