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玉家庭

2016-11-01 19:0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久病床前有孝子 夫妻敬老心似金

  ---记最美家庭张西玉

  在山东省博兴县陈户镇有这样一户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结构很奇特,一位91岁高龄双腿瘫痪的老奶奶和她的孙子、孙媳妇以及两个重孙女生活在一起。故事的主人公叫张西玉,他代替父亲履行着照顾奶奶的责任已经有二十几个春秋,他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大孝子。“孝”字贯穿了这个温馨家庭的始终,是名副其实的最美家庭。

  在博兴县陈户镇,一提到王李村的张西玉,几乎人人都要竖起大拇指。他长期悉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不仅诠释了孝的真谛,而且也真正践行了家庭美德,受到了四乡邻里的一致称赞。

  梳的整整齐齐的头发,面色红润的脸庞,见到张西玉的奶奶岳秀英,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老人一直被照顾的很好。老人家今年已经91岁,因多种原因,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张西玉的父亲1990年因病去世,当时二十多岁的张西玉已经结婚,他和妻子王东英就一起接过了照顾奶奶的重任。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小伙已步入中年,但他对奶奶的照顾始终如一。张西玉说,他每天清晨早起来给奶奶把尿盆端出去,然后给她端上洗脸水让她洗洗脸,冬天总是给她先把炉子生起来,然后给她打扫打扫屋里的卫生,让老人一整天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张西玉负责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妻子王东英则负责老人的一日三餐,每天变着花样做老人喜欢吃的饭菜。王东英说:“老人家牙口不好,平时做饭都比较照顾奶奶的习惯,做好消化的,少油、少盐,她血压高。”王东英在厨房忙活着,奶奶岳秀英则说,我吃得很好,孙子媳妇很好,吃啥也漏不下我,吃啥也先给我。一副非常满足的样子。

  老人年轻时过苦日子,现在穿衣服也不大爱讲究,可张西玉只要看到合适的,就为奶奶买来,每逢春节新衣服更是必不可少。张西玉说,平时给奶奶买的衣服也不少,但奶奶都不舍得穿,叠得整整齐齐都放在箱子里了,但他说,只要自己有这个能力,就尽量给奶奶买新衣服穿。

  老人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背,跟她说话基本靠喊,但是只要听到旁人提及孙子和孙媳妇的名字,她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白天天气好的时候,张西玉会用轮椅把奶奶推出来晒晒太阳,陪她聊聊天。有时候,十几岁的重孙女还会把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课文读给老奶奶听,她们的小女儿张晗说,“爸爸妈妈照顾老奶奶非常的好,我以后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孝敬老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显然夫妻俩的言传身教深深的影响到了下一代,让女儿懂得了子女之孝,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张西玉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个说法,二十多年来的朝夕相处,奶奶已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张西玉说,“本身我有两个孩子,你说我不出去干点活不挣点钱也不行,为了家庭生活。但是我出去干一天活回来,再苦再累,总是把微笑带给奶奶,让她高高兴兴的,享受她的晚年。以后就尽量而为尽自己的能力和我对象照顾好她,有能力尽量的给她买点好的吃,让她穿好吃好,照顾好她。我觉得我从来也没怨过,也没恨过,照顾奶奶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妻子王东英说,“我看着我老公脾气好,善良,人品也很好,我愿意和他一块让我奶奶晚年幸福,照顾得好好的。” 张西玉和妻子用二十余年传承家风,使老人颐养天年、尽享天伦;用二十余年恪守孝道,给了老人一个安定幸福的晚年;用二十余年践行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二十余年对待生活乐观的态度将孝道的种子播散在每个人的心间。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张西玉一家而言,孝是其家风,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综合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这个平凡的家庭。张西玉和妻子照顾奶奶模范事迹被乡村邻里广为传颂,“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家瑞。”他们是我们学习孔孟之道的标兵,是“四德”新风的典型,是弘扬中华美德的忠实践行者。张西玉一家是传承孝文化的最美家庭。

  国是车,家是轮。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传承好的家训、家风,必然能促进形成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我们要以张西玉为榜样,秉持着百善孝为先的原则,以小家温暖大家,用家风传承国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