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刘东振:真蹲实驻干实事 强村富民建设新村

2018-02-01 18:1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淋凡

刘东振书记走访贫困群众

村委以前租借的办公场所

新建的村委大院目前已投入使用

新粉刷的墙面

  大众网滨州2月1日讯记者 于淋凡)刘东振,一个让犯罪嫌疑人闻风丧胆的公安民警,一个领导、同事眼中雷厉风行的业务能手,一纸调令,转眼就成了兴福镇软弱涣散村冯家村的“第一书记”。从民警到村官,从城市到农村,刘东振迅速转变角色,调动各种扶贫力量,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办实事、办好事,以坚韧的耐力给冯家村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惊喜。

  冯家村位于兴福镇西南,全村共139户,489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冯家村两委班子涣散,村集体经济一直非常滞后。2017年7月11日,刘东振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主动请缨到冯家村任“第一书记”。

  真蹲实驻访村情解民意

  “既然上级批准我到冯家驻村,我就得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对得起冯家村的百姓,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带领全村人致富。”刘东振在采访中如是说。

  驻村报到的第二天,刘东振便以只争朝夕的状态投入到了考察村情的工作中。他心里装着群众,进东家入西家,一家一户实地走访。烈日炎炎下,他走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民庄稼种植情况,大雨滂沱中,他现场查看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夜色沉沉里,他挑灯记录分析白天考察的村民情况。

  经过大半个月的“连续奋战”,刘东振走遍了冯家村120余户村民。夜深人静时,刘东振经常躺在床上难以入睡。村中贫困群众的身影、村委狭小的临时办公场所、脏乱的村容村貌连成电影胶片,画面一帧一帧地浮现在脑海中——像冯学章、郑学亭那样的孤寡老人,当他们身体不适时该向谁去求救?像郑来电老年失独,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家庭的希望在哪里?村委没有办公场所,两委班子涣散,怎么能够带领全村致富……

  他时刻挂念着老百姓增收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解决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问题。除汇报工作和参加会议外,他坚持吃住在村委的一间不足十平米的临时办公室里。

  “刘书记是个好人,全村没有不认识他的。他来俺村里可受罪了,住到办公室里,天热的时候热死,天冷的时候冻死。最不方便的是没水、没厕所,上个厕所跑大老远,有时候得跑好几户人家。”在街头,村民王学义告诉记者。

  因势利导强党建抓队伍

  根据考察情况,刘东振发现冯家村最大的困难是村委没有办公室,村两委工作涣散。刘东振和冯家村干部商量,决定最先解决村委办公室问题。首先,选址征地是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冯家村临近兴福镇中心,村内个体经济发达,村内寸土寸金。他在精心选址的基础上,多次深入群众家中做村民思想工作,最终做通村民郑学滨的工作,将3亩9分地供村委建设使用。在选好址的同时,冯家村委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建设资金问题又是一大难题。经多次汇报、争取,刘东振从公安局等单位协调和争取了60万元资金,经过紧张施工,目前,冯家村委大院、幸福院已建设完成,并于12月11日投入使用。

  在建设村委大院的同时,刘东振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议政日活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九精神,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开阔思路、创新发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切实起到扯袖子、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结合工作实际,找准自身不足、列出问题清单,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自从刘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村里党员交流开会成了工作常态,很多工作都好开展了。”党支部书记郑学民告诉记者。

  发展集体经济建设新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刘东振对扶贫工作的自我理解。在他眼里,给钱给物助力式的帮扶并不是“第一书记”的“天职”,重要的是要结合村里实际,发挥村里优势,改变“输血式”扶贫方法,提升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为消除集体经济空壳和薄弱环节,他坚持高点定位,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想办法、谋出路,把“促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自觉当好推动发展的领航员,让村集体强起来、让村民富起来。经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镇政府支持,批建生产车间1100多平,建成后每年租金给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8月份协调资金12万元,新修建排水沟402米,硬化道路100多米,建设地埋式垃圾池一处。10月份粉刷道路两侧墙面3000多平米,美化了街道,清理了垃圾,宜居了百姓……刘东振用一件件好事和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刘东振说,将继续想办法增加村集体收入。春节后将重点解决村民用水问题,争取全天候送水。同时,加强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比如举办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提倡移风易俗,积极适应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规范红白理事会,实现红白事三统一,使红事庄重节俭现代文明,白事实行火葬庄重严肃。

  在言及驻村半年的感受时,刘东振说,既然被委任第一书记,那说明组织信任,自己要尽全力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好。“我们眼里的小事,往往是群众的头等大事。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真心实意替他们着想做事,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逐渐取得帮扶成效。”刘东振告诉记者。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