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马山子镇全力打造宜商宜居宜游沿海特色小镇

2020-05-22 18:52:05 来源: 滨州日报 作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连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辖区内渤海湾畔的岔尖渔港附近,停泊的渔船、游船以及新鲜的海产品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吸引着游人和摄影爱好者观光拍照,吃渔家饭,坐渔家船,尽情领略海天一色的辽阔。

  马山子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统筹海陆资源,全力打造沿海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镇,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中心镇,并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全省文明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等荣誉称号。

  突出用活海洋优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马山子镇濒临渤海,辖区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滨州港,以及占地4373亩的岔尖渔港,涵盖21个行政村,其中渔业专业村3个。镇域水产养殖面积29万亩,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等名优特海产品资源丰富,并且育种有海参、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等,特种养殖“海马”也试养成功,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海产品供应基地和优质苗种繁育基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依托特色产业优势,该镇以渤海水产等为龙头,不断壮大“脊岭岛盐田虾”等产业品牌,发展万亩海水名优特养殖。

  为聚力海洋经济,实现抱团发展,4月21日,马山子镇商会成立。首批加入商会的会员单位中,盐业渔业企业就有渤海水产、永利盐业、友发公司、海缘养殖、海旺水产等7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马山子镇商会以“全力构建同心圆 和衷共济谋发展”为宗旨,做好会员、政府和社会三方面服务,整合资源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搭建教育培训、咨询沟通、融资支持、参政议政、招商引资、回馈社会六大平台,开展考察、学习、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辖区企业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到镇域经济建设中来,实现“以商会友、以友促商、互动互利、共筑平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升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拉长海洋经济链条,在沿海旅游上实现新突破。

  马山子镇港城商贸街与老张东路交接处,日前,随着20间废旧房屋的拆除,完成土地腾空和平整工作的马山子镇汇泰海鲜农贸市场项目,正有序展开工程造价、招投标等工作。预计今年11月底前,这一无棣县最大海鲜农贸市场将建设完成,填补镇域标准化海鲜农贸市场空白。马山子镇海鲜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8.9万余平方米,三侧临路,交通便利,既有助于改善片区环境和商业品质,避免摊贩占道经营,也方便周边群众生活。根据不同功能及服务对象,市场被一横一纵两条轴线划分为农贸海鲜市场区、精品市场区和农牧综合体片区三个相对独立又连接成为整体的功能片区。马山子镇海鲜农贸市场还是该镇电商网仓快递物流基地项目之一。市场建成后,该镇将深入挖掘海产品、盐制品、农产品、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在依托马山子镇海鲜农贸市场线下批发零售的同时,着力在电子商务上实现突破。

  深挖整合海陆资源,推动全域旅游

  黄河曾于马山子镇域奔腾入海,从而为这里留下水草丰美的湿地,以及尚存的河道。黄河文明在此融入海洋文明,也积淀下2000多年的海盐文化史,600多年的渔业生产史。目前,镇域内规划建设了黄河故道湿地公园、北海凤鸣湿地公园,其间水洲纵横、芦荡幽深、百鸟翔集、野趣横生……是人们走近生态、回归自然、参与体验的理想之所。

  岔尖村因地处沿海,鱼、虾、贝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汇泰集团大面积结晶区、制卤区及“龙王庙”观光点就位于该村的西、北侧。尤其春夏秋季节,盐池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翔集,景色十分壮观,呈现出优美的生态环境。集滨海港口观光、渔盐文化展示、美食享受、水上娱乐、吃住渔家、购物体验于一体,岔尖村成为京津冀鲁地区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乘船出海,海上观光,赶海垂钓,吃在渔家”等旅游项目迅速兴起,并被省旅游局命名为“省级特色旅游村”。

  马山子镇充分依托靠海临港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挖掘海盐渔港和民俗文化资源,将渔业资源和乡村特色进行系统整合包装,着力打造沿海和沿黄生态乡村旅游特色路线,推动全域旅游。利用“渤海第一哨”等“红色文化”、盐业生产体验等“银色文化”、田园采摘等“绿色文化”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初步打造滨州港、岔尖渔港、岔尖渔村海鲜民宿、祭海龙王文化、银色盐业、美丽乡村、蔬菜基地、果园采摘等沿海沿黄农业旅游线路。在岔尖渔港,福海旅游公司已购置大型游艇一艘、小型游艇2艘,综合服务平台一座,海上垂钓平台20座,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动力。

  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沿海旅游文化以及地方特色,马山子镇连续六年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汇演、广场舞大赛及四德之星暨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培育壮大大梁王“村晚”、戏曲联社、祭海文化品牌;全面建立乡土人才库,已登记秧歌、武术、刺绣等乡土人才242人;传承保护刺绣、形意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帝赐街长拳、形意拳馆等传承所2处。

  立足“三生三美”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近日,马山子镇辛庄、大梁王、下泊头、傅屋子等村林下种植金银花试验田迎来首个采摘季,预计亩产值达2000余元,明年有望达到8000余元。目前,大梁王村、辛庄村引进金银花烘干设备3台,正在积极筹建金银花生产加工厂房,并进一步扩大金银花种植规模,成立党支部领办的种植合作社,打造中草药特色种植产业园。林下经济不仅充分利用了路域绿化带空间,避免杂草丛生,还成为该镇村级集体增收项目之一。

  眼下,胡道口村百果采摘园内的珍珠油杏也将进入采摘期。今年,该村新引进蓝宝石葡萄等10余个水果品种,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商标,提高品牌影响力,并积极做好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到特色水果种植上来。

  马山子镇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对照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标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以景区化标准规划布点,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一批特色村,壮大一批特色产业,推广一批新型业态,发展一批生产基地,创建一批高端品牌,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支撑。

  在此过程中,着力打造胡道口村生态采摘、小梁王村和辛庄村生态田园、岔尖村沿海旅游、大梁村王民俗文化、帝赐街村历史文化、高井村和付台子村产业富民等一批特色村。扩大高井办事处林下种植金银花、秋霜梨以及百果采摘、蔬菜大棚等特色种植规模;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发挥互联网+作用,协调企业建立展销厅,成立电商平台,实现电子商务突破发展。加快集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农资直供、测土配方、智能施肥、粮食收储烘干、农民科技培训七大服务职能为一体的高井为农服务中心和粮食烘干项目建设,目前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完成并验收。占地240余亩、投资2800万元的付台子高标准畜禽养殖基地建设,28个养鸡大棚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鸡棚内部安装鸡笼工作。建成后,年出栏600万只,年均为社员增收100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此外,做大做强高井村“家家富”合作社、“高井黄瓜”,以及胡道口蓝宝石葡萄、珍珠油杏等农产品品牌,不断壮大“脊岭岛”“海缘”等海洋产业品牌,加强品牌宣传与营销力度。

  聚力攻坚勇担当,打造宜商宜居宜游沿海特色小镇

  5月14日,马山子镇2020年“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上,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金辉强调,深入开展“重点工作攻坚年”,聚力攻坚高井为农服务中心、3000亩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建设等全镇十大民生工程和海鲜农贸市场、付台子高标准养殖小区等重点项目,以及镇级49项村级55项重点工作,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跑出马山子“加速度”。

  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马山子镇以坚持不懈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该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镇各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正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马山子镇全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全域化旅游和壮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条件。开展废旧房屋清理和危房改造,做到应拆尽拆,落实废旧房屋改造“一户一档”,拆除后的空闲地科学利用。打造了2个省级、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国家级绿色村庄1个,省级森林村居2个。2020年将重点做好帝赐街村、下泊头村、付屋子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年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整建制全覆盖。

  “我们将凝心聚力作风攻坚战,树立‘高标准、快节奏、抓具体、在状态、有韧劲’的工作作风,实施扁平化、矩阵式攻坚布局,一事一专班,全员参战,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坚决答好担当作为时代答卷。”马山子镇党委书记冯国建表示。

  以《村级班子考核办法》为总抓手,马山子镇还将持续开展评星定级与绩效考核、党员淬火工程等,强化村级班子建设。此外,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的工作方法,层层压实责任,打造横到边、纵到底,前后贯通,上下一体的责任链条,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能攻坚的生动局面,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营造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宜商宜居宜游的幸福美丽和谐沿海特色小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