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原生态古村——西纸坊

2017-04-27 16:47:00 来源: 滨州日报 作者: 田军

  

  张增周和老伴王学英忙着收拾屋子,期盼孩子们回家过年。

  

  69岁的索俊荣自年轻时嫁到西纸坊村,一住就是40多年。

  

  67岁的老党员张树堂,张口就能唱上几句船工号子。

  

  西纸坊村是有名的滩区,村里的房子几乎都筑起了几米的高台,主干道直通渡口。

  

  76岁的张兆雪老人六代都住在西纸坊村,房屋几经修整。

  

  村里还保留着给小孩儿“穿土”的习惯。村民张涛正给三个月大的儿子“炒土”。

  

  建于1964年的学校曾被改成供销社,如今已年久失修。

  

  曾经齐整的砖路已经坑坑洼洼。

  

  70岁的张增珠老人养着鸡羊,生活悠然自在。

  本报记者 田军 本报通讯员 王梅 侯磊

  西纸坊村位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地处黄河滩内,滩涂开阔,交通便利。全村共280户、848人。目前,村旧址(老庄儿)保存完整,占地面积360亩。

  走进村子,大片的树林和蜿蜒的土路坡道映入眼帘。据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波介绍,村里六七十年的老树很多,而眼前的这条窄窄长长的小路便是老庄儿的主干道。这条小路直通渡口,可以想象它曾经的繁华热闹。

  渡口,是这个村子对外沟通的生命线,解放前就有,村里大部分老人都曾撑过船,船工号子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最强音。张树堂老人是村里的老党员,今年67岁,提起船工号子,他仍记忆犹新,张口就能唱上几句,那粗犷的声音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属于他们的年代。张增珠老人今年70岁,从14岁开始就撑船,如今,他仍旧住在老庄儿里,养着鸡羊,生活悠然自在,当年那艘木船他仍保存完好。

  西纸坊村是有名的滩区,村里的房子几乎都筑起了几米的高台,顺着斜斜的坡道而上有些费力,但这里的村民似乎早已习惯了。沿着倾斜的坡道走进张增周老人家,老伴儿王学英正在院子里晒被子,红彤彤的老式花被吸引了我们。老人告诉我们,他们老两口已经在这里住了40多年,前两年下大雨老房差点倒了,孩子们又给重新整修了房屋。临近年关,老两口忙着收拾屋子,期盼着孩子们回家过年。

  在张海波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村里老学校旧址。学校建于1964年9月,后来改成了供销社,如今已经卖给了个人。老学校年久失修,推开那扇古老的柴门,各种老物件映入眼帘,土坯的墙上还贴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报纸。

  张海波说,村子临近黄河,沙土特别细,质量很好,现在村里还有给小孩儿“穿土”的。说罢,一行人来到了张涛家,他正好给儿子炒土。细细的沙土装在铁锅里,只见张涛动作娴熟地翻炒着,妻子王蒙蒙抱着刚刚三个月大的儿子在炉火旁烤火。张涛告诉记者,“穿土”治好了儿子的“淹腚”症状,效果非常好。

  如今,西纸坊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搬迁进了新居,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平坦开阔的村路,着实充满了新农村的气息。渡口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年轻的村民也不再撑船。但仍有部分村民留住老庄儿,过着质朴的农家生活。他们淳朴的语言和憨厚笑脸令人在寒风中感受到丝丝暖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明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