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注重旅游品牌建设 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2018-11-22 20:5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建军

  大众网滨州11月22日讯记者 苏建军) 近年来,邹平市积极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打造“范公故里·山水邹平”旅游品牌。截至目前,邹平市有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3处,省级旅游强镇4个、旅游特色村13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3个、精品采摘园7个,旅行社22家(其中3A级旅行社3家),星级宾馆6家、星级餐馆5家,星级农家乐7家,码头镇被评为“乡村旅游示范镇”、邵家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邹平市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鹤伴山、樱花山、醴泉范公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在营销、服务、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鹤伴山景区占地7200亩,1992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2012年,鹤伴山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山东最美森林景区。樱花山景区占地3600亩,近年来新建天池和观景亭、环境教育基地、晚樱林和樱花文化展览馆等,每年4月份举办樱花节,观光游览游客络绎不绝,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醴泉范公文化产业园完成了雕窝峪风景区的修缮及薰衣草庄园的扩建工程,修建了山顶观光道路,绿化、美化、亮化醴泉寺至雕窝峪环山路,正在建设特色景观园林和农业采摘园。

  在基础设施方面,邹平市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文明城市相结合,投资十多亿元对市区主要街道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改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景观更加亮丽。投资2000万元建设市区至南部山区的旅游公路;投资400余万元加强旅游公厕、景区标识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改造和新建旅游景区公厕和城市厕所。高标准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旅游景区、旅游娱乐场所、城市商业街、加油站、商超等新建改建厕所90余处。城区增设旅游交通标识牌、旅游地图牌80余块,建设了黛溪河、禾和湿地公园等滨水绿道,抓好游客集散中心建设,设立了咨询电话和咨询台,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旅游和休闲功能。

  同时,邹平市顺应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将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动“旅游+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建设发展码头——台子黄河体验区,黛溪——黄山环城游憩区等乡村旅游片区,通过拓展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提升一批特色旅游乡镇、村,共创建西董街道等4个旅游强乡镇,黛溪街道张高村等13个旅游特色村,码头顶呱呱甜瓜采摘园等13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台子尚志无花果采摘园等7个精品采摘园,西董云鹤居等7个星级农家乐。

  为强化宣传推介,全面开拓客源市场,邹平市连续多年到济南、淄博、东营、潍坊等地召开现场推介会,今年在济南旅游推介会上还增设了旅游商品展示环节。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交易会、博览会和联合推介会,与省内外旅游城市加强沟通,引进山东旅游协会、自驾游协会及东营媒体等到邹平景区采风推介,挖掘更大的客源潜力。通过在《大众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以及高速路广告牌、户外大屏、车体广告等媒介,全面展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推出旅游形象标识,建立了邹平旅游微信、微博、头条号等新媒体宣传渠道。

  另外,邹平市率先成功组建邹平旅游联盟,首批联盟单位包括16个镇街的乡村旅游点、景区、农家乐、星级饭店、旅行社等115家单位,联合发行鹤伴山、醴泉寺、范公祠景区通票,由原来55元降为30元,用游鹤伴山的钱可游3个景点,有效提升了景区的人气,同时推出山岳、工业、名人、黄河风情专项线路和4条精品线路。码头镇、黄山街道、台子镇、孙镇、长山镇、西董街道分别举办甜瓜旅游采摘节、水杏采摘节、无花果采摘季、黄河蜜梨采摘节、绿雕展览暨灯光艺术节、帐篷节等活动。

  下一步,邹平市将引导有条件的镇街结合产业特色,找准自身定位,打造特色小镇和旅游强镇。壮大旅游装备制造业,结合邹平市铝产业等发展优势,推进“铝旅融合”,引导重点企业参与邮轮游艇、房车、木屋、小飞机、游乐设施、垂钓钓具、户外休闲、休闲体育装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推进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健康等高度融合发展,将自行车骑行、钓鱼等赛事与旅游结合,将民营博物馆、戏曲、民俗等搬进景区,提高景区的文化品牌与参与性。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