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渔鼓戏:渤海湾畔的绝唱新声

2016-09-08 21:2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沾化渔鼓戏是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独有的地方剧种,曾经濒临灭绝,但经一个濒临"破产"的地方剧团的抢救挖掘整理,使其重放异彩,在全国屡获大奖,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此举却使这个剧团起死回生,通过演出渔鼓戏,而逐渐兴盛起来,剧团的兴盛又促进了渔鼓戏的整理提升突破,实现了一个"非遗"剧种与一个剧团的互救共赢,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团体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等都有借鉴意义---

  "与其说我们拯救了渔鼓戏,不如说渔鼓戏拯救了我们。戏是演员的命,戏好,剧团才好,艺人才好。我们的渔鼓戏曾经四获全国小戏最高奖--中国戏剧奖,今年又获得了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滨州市沾化区文联副主席、沾化渔鼓戏剧团团长王春贞说。

  中国戏剧奖是我国戏剧界最高奖,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组织评审。沾化渔鼓戏剧团编排创演的新编历史剧"郑板桥系列剧"《审衙役》、《追龙缸》、《打板桥》、《墙角》分别蝉联第二、三、四、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一等奖。

  获奖连连的渔鼓戏俨然成为一张独特的滨州文化名片。而渔鼓戏剧团也从少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平均每年演出230余场。王春贞说,"以前的剧团是在市场夹缝里艰难度日,现在是市场邀约排队等着剧团,我们没想到群众这么喜欢渔鼓戏,现在我们一年能演200多场,收入40多万元。"

  沾化渔鼓戏剧团的前身就是沾化吕剧团,2006年前,虽然沾化县吕剧团还在,但也像大多数县级剧团一样几近瘫痪,一年到头演不了几场戏,演职人员开出租、摆地摊、卖衣服、开饭店,七零八落,干什么的都有。

  2005年4月29日,在县文体局的支持下,剧团中层干部王春贞竞争上岗,担任剧团团长,誓言重振剧团事业。此后,剧团在县内和周边县区四处奔波,舞蹈、小品、相声和戏曲联唱等什么都演,虽然有了起色,但王春贞却深感难以为继。后来听说,沾化当地就有一个稀有剧种--渔鼓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性,但却面临着失传的境地,他决定一试,仅用一天的时间,该县有关部门领导就批准了王春贞的这一设想。

  渔鼓,亦称道情,原是道士唱的一种曲调,后发展为渔鼓戏。其发祥地在沾化县胡营村,距今有大约270年的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渔鼓戏的诞生、发展,与山西、河北等地移民的大量涌入,异地文化的交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历代艺人的加工、提炼和创作,使其衍化为一个以板式变化体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渔鼓戏曾盛演于沾化全境,影响范围至现在的滨州大部、东营地区以及河北黄骅等沿海几县市,但最后近乎湮没无闻,仅有的几位能演能唱的老艺人都年逾古稀,渔鼓戏濒临灭绝。

  2006年3月,王春贞和高树军、王增旭等有关人员赶到了渔鼓戏发祥地胡营村,向边洪志等4位仅在的渔鼓戏老艺人虚心求教。他们与老艺人们同吃同住一个多月,抢救整理出了老艺人所能记忆的《二度》、《高老庄》、《出家》等多个剧目。随后,他们依据这些基础,在是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紧锣密鼓编排了新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之一《审衙役》。2006年4月29日,沾化渔鼓戏《审衙役》甫一亮相就在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上获得七项大奖。2006年5 月,沾化县委、县政府把传承保护发展好渔鼓戏,作为推动沾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县的突破口,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沾化渔鼓戏的挖掘保护传承措施,并将沾化县吕剧团改称为沾化渔鼓戏剧团,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2006年10 月,沾化渔鼓戏剧团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大获成功,受到有关专家高度评价。同年底,渔鼓戏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沾化渔鼓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山东沾化县河家村鼓书艺人魏尊昌在演绎渤海大鼓

  2007年10月,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暨第二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在张家港市举行,《审衙役》代表山东省参加决赛,夺得"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并位居获奖剧目榜首。2009年10月,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目之二《追龙缸》再次荣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并位居榜首;2011年11月,郑板桥系列剧目之三《打板桥》第三次荣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并位居榜首……连获四次全国小戏奖大奖,创造了一个县级剧团的发展奇迹,滨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来了贺信。

  对此,中国剧协艺术发展中心主任、著名戏剧评论家周光给予高度评价,并计划组织沾化渔鼓戏剧团晋京进行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专场演出,同时,推荐该剧团与其他省区签约巡回演出。

  群众又看到了久违多年的渔鼓戏,都非常喜欢,迅速打开了演出市场,很多农村邀请剧团演出,同时该区将渔鼓戏演出作为文化下乡的主要载体,组织多种形式的演出。剧团的演出范围逐渐扩大到周边的阳信、滨城、博兴以及东营、黄骅等地,演出剧目也由单纯的演出渔鼓戏剧目,发展到以渔鼓戏剧为主,辅以相关主题的综艺节目,使传统戏曲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现在每年演出200多场、收入40多万元。几年来,该剧团每年都要从艺术学校挑选优秀人才,为剧团注入新鲜"血液",剧团演职人员由2005年的24人,发展到现在的36人,剧团有3人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5人晋升为国家二级演员。

  沾化区委书记贾善银说:"这种具有浓厚特色的地方戏曲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好沾化渔鼓戏,不但能够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引领文化强区建设,而且能够以这一文化凝聚人心、聚集人气,成为建设和谐幸福县域的重要力量。"

  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沾化区不但把推进文化发展繁荣作为兴县之策,而且具体到把渔鼓戏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社会联动工程,让渔鼓戏的传承从娃娃抓起,推进"渔鼓戏进课堂"与"进剧团学渔鼓戏",把渔鼓戏作为中小学课余选学课程,目前已在3处中小学进行试点,并选拔14名13-15岁的中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进入渔鼓戏剧团学习渔鼓戏。

  一个濒临灭绝的地方剧种,经一个濒临"破产"的地方剧团的抢救挖掘整理,使其重放异彩,在全国屡获大奖,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此举却使这个剧团起死回生,通过演出渔鼓戏,而逐渐兴盛起来,剧团的兴盛又促进了渔鼓戏的整理提升突破,实现了一个"非遗"剧种与一个剧团的互救共赢,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团体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都有推广借鉴意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静涵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