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走基层 强四力”第15号联系点在滨州市杨柳雪村揭牌

2019-09-12 09:13: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9月11日下午,大众日报“走基层强四力”第15号联系点在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揭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党报采编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好地鼓舞大众、团结大众、服务大众,大众日报编委会决定在全省选取100个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开展“党报记者进基层”教育实践,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机制,创新党建活动载体,丰富文化建设形式,提高队伍建设水平,为更好地团结大众、鼓舞大众、服务大众作贡献。

  滨州市滨城区委副书记王伟武,滨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边洪芳,大众日报·新锐大众采编运营中心主任兰传斌,大众日报滨州记者站站长李剑桥,杨柳雪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杨柳雪村“两委”成员共同为联系点揭牌。揭牌后,大众日报记者与杨柳雪村党员代表进行了座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柳雪人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战天斗地,在盐碱地上实现了粮棉双高产、双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棉区的一面红旗”。

  2018年,杨柳雪镇、杨柳雪村成功获批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杨柳雪村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56个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庄;今年8月16日,杨柳雪片区成功获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片区。

  新闻链接>>>

  《大众日报》与杨柳雪

  1970年2月,杨柳雪村被确定为全国粮棉生产先进典型后,作为山东省委机关报的《大众日报》对杨柳雪这一重大典型进行了持续深入的采访报道。

  1970年3月9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2月27日下发的《关于开展向杨柳雪大队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省贫下中农、社员和革命干部向杨柳雪大队学习、向杨柳雪大队看齐。在《通知》下方,配发了《向“棉区大寨”杨柳雪大队学习》的社论。

  全省向杨柳雪大队学习的通知一下发,《大众日报》的记者便来到了杨柳雪。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为充分地挖掘杨柳雪这一典型,《大众日报》驻惠民地区记者站的记者每隔几天就到杨柳雪跑一趟,有时一住就是几天。为了深入细致地采访杨柳雪人的先进事迹,记者白天与村里的群众一起在棉田里劳动,晚上坐在村民家的土炕上唠家常,掌握了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故事。时间一长,村里的群众把《大众日报》的记者当成了自己人,为了方便记者们采访,村里安排几位记者和社员同吃同住。正是因为与村民们长时间“零距离”接触,使《大众日报》对杨柳雪人勇创粮棉双高产的事迹报道的特别深入、生动、具体,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众日报》在农业方面报道的一个重头戏。

  1970年3月12日,《大众日报》在报头和毛主席语录下方报眉的位置打上了“向杨柳雪大队学习夺取农业新丰收”的口号,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掀起以杨柳雪为榜样的农业学大寨热潮》的评论,并配发了高密等地学习杨柳雪的先进事迹的情况报道;3月13日,《大众日报》副刊又刊登了群众围绕杨柳雪夺取粮棉双高产的事迹,创作的山东快书《心红手巧的“女标兵”》、数来宝《好班长》、戏曲《棉区红旗迎风舞》等作品;3月14日《大众日报》在头版以《棉区大寨》为标题,用整版的版面对杨柳雪大队紧跟毛主席创造粮棉双高产、双贡献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随后,《大众日报》又拿出大量版面采用通讯、特写、漫画故事、评论等形式,对杨柳雪和全省学习杨柳雪加快农业生产的典型进行了更深入的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通过《大众日报》的报道,杨柳雪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全省各地。

  除此之外,《大众日报》还先后推出了《不迷航的好班长——杨秉义》《革委会主任——杨秉利》《“新愚公”——杨会恩》《心红志坚的“五姊妹”》《革命的“小样板”——杨广俊》等杨柳雪村的英雄群体。

  时至今日,《大众日报》对杨柳雪依然十分关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