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建物资租赁模式 带领企业撬出千亿级市场空间

2021-10-29 15:15:17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在很多桥隧边、轨道旁,人们经常能看到不少锈蚀斑驳的大型钢铁设备胡乱堆放着。这些为修筑特定道路或桥隧而定制的非标准化设备,由于通用率低,大多只使用一次就废弃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面对这一问题,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敏锐地看到了背后蕴藏的商机,迅速行动,加强研发,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基建设备标准化、通用化,极具创新性地提出了基建物资共享新模式,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整合重构物资设备运营体系,将闲置的设备盘活升级改造,撬出了千亿至万亿级的庞大市场空间。而发现这一商机并带领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制造业转向基建物资租赁业并走上工业互联网道路的,正是该公司的总经理褚兴民。

  率领员工探索开发运营新模式,破除传统基建行业设备闲置、周转率低等痛点

  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原本是一家从事悬臂挂篮、液压台车、工程模板等基建设备生产制造的民营企业,其主打的挂篮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9%。然而,伴随着2013年高铁、基建行业出现大幅下滑,褚兴民意识到,单纯的制造销售模式已走到尽头,要想让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探索新的运营模式。

  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褚兴民发现有大量的基建设备存在闲置现象。“由于路桥基建设备都是非标准化的,我们精心生产出来的产品,客户用完之后无法重复利用,只能闲置,最后的结局就是卖废铁,这让整个行业都面临极大的浪费,客户难受,我们也很心疼。”褚兴民说。他告诉记者,基建物资行业传统运作模式具有物资周转率低、物资大量闲置、占用设备场地、占用资金成本、供应商设计能力参差不齐等缺点,已成为基建行业发展的痛点,使得基建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如何解决这一痛点?褚兴民与员工不断探索、开发,创新运营思维,最终提出了“基建物资共享”这一新模式,即公司先是以高于废铁的价格从施工单位买来闲置物资设备,维修改装成标准设备后再租给施工单位。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需要花钱买的物资现在可以租赁,少花钱多办事,大大降低客户资金投入压力。”褚兴民说,“以普通的设备物资为例,销售的话约6000元一吨,而租赁仅需3000元左右。传统模式下,设备一次性卖出去就结束了,利润率仅10%左右。而在新模式下,一台设备可以循环使用三到四轮,第一轮卖出就可回收成本,后面就等于持续盈利,企业综合利润率提升30%至40%。这样,基建设备闲置的痛点就打通了。”

  “模式一变,天地宽。”褚兴民简单算了一笔账,他说,过去销售一台100万的设备,对客户来说,算上处理废铁的10万收益,也要花费90万。而采用租赁模式的话,仅花60万就够了,相当于为客户创收30万。这一循环利用的模式,不但让租赁双方共享共赢,而且使得基建设备生命周期由半年延长至5至8年,大大减少了新钢材的使用量和消耗量,削减潜在能耗排污500%以上,社会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就近两年情况来看,基建物资租赁模式对我们业绩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以上。”褚兴民说。据统计,2018年,博远公司收购了120台大型设备,平均循环使用2.5次,与只使用一次相比,为施工企业节约投入近亿元。

  新模式开发之路布满荆棘,通过反复试验论证,基建设备的标准化生产、改造才得以实现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褚兴民坦言,带领企业转型升级不是一件易事,企业运营新模式的开发之路充满荆棘。如,在探索基建物资租赁模式过程中,褚兴民和他的团队意识到,造成基建设备不能循环使用的最大障碍就是非标准化。能否将非标基建设备改造成标准化产品,直接关系到新模式能否开发成功。

  为此,褚兴民带领公司攻关团队反复试验,不断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论证。经过不懈努力,博远公司在桥隧施工中最常用的挂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通过大数据分析,将挂篮整体进行拆解,变成一个个标准化模块,随意排列组合,适用于各种桥隧所需,标准化率达到了87%。挂篮原本使用周期6至8个月,标准化后可达3至5年,使用次数增加到5次,每吨物资销售利润由1600元提升到1万元以上,效益提升6倍多,用户单次使用成本由每吨约5000元降到2880元左右,降低42%。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目前,博远公司已经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1项,还有4项国家标准正在评审中,真正让基建物资标准化变为现实。在此基础上,褚兴民通过深化公司经营模式改革,推动基建设备模块化生产,把大设备拆分成许多标准化模块,让设备到达到工地后可以像积木一样组装起来使用,形成“标准化设备―模块化生产―租赁经营―回收改造―再次租赁经营”新模式。“每个标准化模块可重复使用8至9次,效益迅速提升。”褚兴民说。

  在褚兴民的带领下,博远公司推出租赁模式后顺势又“盯上”了客户原有的闲置物资。“这些物资由博远来托管运营,经过盘活升级改造,就能持续产生价值,从而催生千亿至万亿级的庞大市场空间。”褚兴民表示,目前博远公司已经探索形成了包括经营租赁、融资租赁、代管代租等在内的九大服务模式,建立广州、贵阳、银川等九大基地,实现“南存北用、东存西贷”、“15天转场就位、500公里覆盖半径”基建物资的博远共享服务模式,大大节约了客户的资金投入和仓储运输成本。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源射频芯片和北斗定位,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故障预测,实现对设备的快速运维。

  摒弃传统基建物资运营思维,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打造“紫菜云”平台,构建基建行业“共创共赢” 新生态

  要进行改革创新,就要敢于打破固有陈旧思想观念的禁锢。“改革创新,‘改’的是思想意识,‘革’的是我们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很明显,传统的基建物资运营思维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而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不得不踏上这辆‘列车’。如果踏不上,我们必将落后于整个时代。”褚兴民说。正是褚兴民身上这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让博远重工敞开胸怀,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走上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2016年以来,博远公司创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出“闲置资源整合、技术研发供给、设备标准制定、全球数据共享”的“紫菜云”基建物资装备产业平台,首次打通基建设备研发、制造、运维、物流、融资等所有环节,成为基建设备市场的“全流程平台”,构建起基建行业“共创共赢” 新生态。

  “紫菜云”平台有三大特点:一是以标准为中心,实现智能化设计;二是以用户为核心,实现自动化制造;三是以数据为中心,实现全链条贯通。博远公司专职设计师和大量密切合作的在线设计师,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丰富模块库,产品参数化设计效率提升3倍以上,设计周期提前3个月左右,产品精准度和适配度均大幅提升。

  “紫菜云”是个开放平台,随时接纳各方进入。据统计,目前,“紫菜云”平台在线管理着20万吨基建设备物资。2016年至2018年,博远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6%,利润年均增长41%。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入选山东第一批瞪羚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

  “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只有解放思想,敢拼敢打,敢闯敢干,才能真正地实现改革的梦想。”对于企业接下来的转型升级之路,褚兴民表示充满信心。他说:“我们企业的目标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管有千难万难,我们都要将改革创新进行到底,努力实现‘成人达己、造福社会’的企业价值观,为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效益,帮助社会节约每一份资源,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初审编辑:宫文学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