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40年间拍摄的交通工具折射滨州越走越阔幸福路

2018-10-25 16:19:00 来源: 滨州日报 作者: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拥有小轿车;

  从马车车队,到货运汽车,再到跨过黄河的火车运输;

  从城区第一辆公交车开通,到满街跑的出租车,再到当下共享单车,甚至免费公交;

  从只能到外地坐火车,到铁路铺到家门口,还有即将开通的济青高铁;

  ……

  40年间,个人代步工具、货运、公共交通……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升级换代。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滨州人民出行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滨州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

  享受这个时代出行的快捷便利、舒适愉悦的同时,拿出影集里攒的这些与交通有关的图片,好好地去珍惜和审视我们走过的这40年吧……

  上世纪80年代的乡村干道上,一家人坐着三轮车去赶大集。

  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

  上世纪90年代,条件好点的家庭,逐步有了摩托车来取代自行车。

  80年代,卖雪糕、卖瓜子的小商小贩们总是在公交车发车前,争分夺秒地售卖自己的商品。

  滨州第一代出租车——“面的”。

  滨州第一代公交车。

  进入新世纪,双层公交行驶在滨州街头。

  进入新世纪,私家车逐渐进入家庭。

  上世纪80年代,滨州地委机关车队进行年审。当时,地委各单位用车均为北京吉普。

  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受到青睐。

  现在交运集团前身——原滨州运输公司一队。当时的运输一队为货运,运输三队为客运。

  滨州渤海湾畔,有了滨州造船企业。

  2006年,滨州黄河公铁大桥建成通车。第一列机车通过公铁大桥。

  2015年,德大铁路通车,让滨州告别了没有火车客运的历史。

  飞机有了“滨州造”。

  作者简介 :

  李建国,生于1948年,籍贯山西省长治县。曾任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滨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滨州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主任记者。

  自1978年从事专业摄影工作40年,足迹遍布全市所有的乡镇和有关单位,拍摄了大量图片,积累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城建等多方面的大批珍贵资料。在省级以上各类报刊发表作品累计千余幅。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并获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