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渤海魂 > 新闻

让“老渤海”精神代代传承

2014-11-16 10:54:00    作者:张猛猛 李诚   来源:滨州传媒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刘竹溪 渤海 五月的鲜花 英才中学 电教室
[提要]而如今,同样伴着这首歌曲,刘竹溪的子女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滨城区北城英才中学(原滨县县立中学),向父亲就读过的学校捐赠电脑和图书。“今天我们兄妹5人来到英雄的鲁北——滨州大地,来完成我们老父亲,渤海抗日老战士刘竹溪的遗愿,为他老人家的母校尽一份绵薄之力。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献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争不息!”1937年,就读于滨县县立中学的刘竹溪在日寇入侵下投身革命,《五月的鲜花》是他最喜欢的歌曲。而如今,同样伴着这首歌曲,刘竹溪的子女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滨城区北城英才中学(原滨县县立中学),向父亲就读过的学校捐赠电脑和图书。

  “今天我们兄妹5人来到英雄的鲁北——滨州大地,来完成我们老父亲,渤海抗日老战士刘竹溪的遗愿,为他老人家的母校尽一份绵薄之力。”刘竹溪的长子刘利民表示,今天他们兄妹5人受92岁的母亲嘱托,将20余万元的教育用品捐赠给学校,包括60台电脑和图书,而这些用的都是父亲的伤残军人补助费及身后的抚恤金。

  1936年,刘竹溪就读于滨县县立中学,校长张葆庵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的爱国进步人士,训育主任李炳寰是坚定的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刘竹溪和两个弟弟在内的大批青年学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2006年5月4日,刘竹溪曾回到母校,看到熟悉的校园、熟悉的秦董姜教堂,每到一处他都能回忆起上学时的那段历史,感怀当年和他浴血奋战的战友们。他到教室里给孩子们讲述过往的岁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60台电脑整齐地放在教室内,而门口的“竹韧溪长电教室”熠熠生辉。感念“老渤海精神”的不仅是他们,得知此次捐赠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原渤海军区党委书记景晓村的儿子景东海、原渤海区司令员杨国夫的儿子杨凯都赶来参加。而“竹韧溪长电教室”的题字,就是李殿仁将军撰写的。

  于此同时,刘竹溪的子女们还为北城英才中学、中海小学和古井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其中就有渤海抗日研究会整理出版的系列丛书及刘竹溪的回忆录《回眸》,其中就记录了革命志士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斗的历史。“在这本书里,真实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理想勇往直前直至牺牲他们的宝贵生命,还会读懂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刘利民说,捐赠图书,就是为了勉励当下的学生们。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老渤海精神”,让他们更好地传承“老渤海精神”。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吕芳缘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