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渤海魂 > 新闻

弘扬“老渤海”精神 服务新滨州发展

2014-11-15 12:20:00    作者:   来源:中直党建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服务人民 抗日游击战 1941年 联企 1950年
[提要]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国强,市委副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焦守俊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着力推进党员干部队伍投身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实践之中,把“老渤海”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国强,市委副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焦守俊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滨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在市直机关广泛开展“弘扬‘老渤海’精神,服务新滨州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突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以革命战争年代渤海老区广大军民用鲜血和生命熔炼和培育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激励斗志,凝聚力量,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滨州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追赶超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

  一、“老渤海”精神是滨州人民伟大奋斗史诗的生动写照

  “老渤海”精神根植于渤海革命老区这块红色热土。如今的滨州市是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所辖县、区先前分属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在两大区中均属于重要区域,抗日战争后期的1941年1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的冀鲁边区和清河区两大“战略区”合并而称为渤海区。所辖县区在合并后进一步成为渤海区的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渤海区作为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政军领导机构一直活动于今滨州辖区之内,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固定驻扎于今滨州所辖的惠民县城及附近地区,直到1950年5月渤海区撤销,今滨州市的前身惠民专区成立。因此,滨州市的根在渤海革命老区,与渤海革命老区一脉相承。

  “老渤海”精神是渤海革命老区人民的鲜血和生命的最高升华。滨州作为渤海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从1924年9月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掀起了农民暴动和武装起义的革命高潮。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18万人参军参战,82万多民工随军支前,5.5万人英勇捐躯,近6000名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渤海区是山东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不屈不挠的坚持了平原抗日游击战。渤海区是解放战争后期山东三大战略区之一,是华东战场的重要后方基地,供养了华东局和华东军区40多万转移大军。1947年8月,陈毅在渤海区机关驻地阳信县何家坊乡作《关于目前政治形势报告》,1947年夏天,迟浩田在北镇鸿文天主教堂医院、沾化义和庄渤海军区总医院和阳信流坡坞治伤疗养,1947年11月,毛岸英化名“杨永福”参加中央土改工作组在阳信县张家集村工作。渤海区是解放军二十八军、三十三军、四十三军和农二师等英雄部队的诞生地,近20万渤海子弟兵遍布四大野战军,从渤海到大上海、到武夷山下、到天山南北、到天崖海角、到大西南。渤海区涌现出了“一马三司令”、“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吴洪英”、“靠挖地道、地洞掩护了60多位党政干部的革命老妈妈刘相会”等一大批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刘少奇、徐向前对渤海区的工作作出过指示。1948年1月,毛泽东对渤海区的三查三整和新式整军运动作出批示:“在一切关系恶劣,纪律不好,战斗力薄弱之部队,应采取渤海整军经验”。“老渤海”精神渊源于渤海革命老区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老渤海”精神是渤海老区军民保家卫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制胜法宝。“老渤海精神”从产生、发展到发扬光大,都与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程息息相关。是党领导渤海老区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产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精神财富,是今日滨州人民实现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

  弘扬“老渤海”精神是如今滨州人民的最好纪念。滨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大力传承弘扬“老渤海”精神,集中打造和展示滨州红色文化品牌。历时两年,投资1.5亿元,兴建了总面积2.5万平方米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2009年9月正式开园,被列为国家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7月,被授予“我党我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纪念园在发挥传承老渤海精神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密切军地联系的重要平台,先后有吴官正、迟浩田等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宋清渭等30多位老将军和现职将军及多支部队拉练官兵前往参观、缅怀先驱。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老渤海”精神征文和学术研讨活动,编辑出版《老渤海精神研究文集》,《永远的怀念——渤海区著名烈士、党史人物纪念文集》,聘请航天英雄杨利伟作报告,有力推动了“老渤海”精神的发扬光大。“老渤海”精神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的革命精神。

  弘扬“老渤海”精神是履行“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的最好教材。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充分发挥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作为弘扬和宣传“老渤海精神”的教育基地的作用,全力深度挖掘“老渤海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纪念园教育功能,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大力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树立革命老区形象,在更高层次上宣传、弘扬、践行“老渤海”精神。大力弘扬“老渤海”精神精神,最根本的就是把“老渤海”精神作为活生生的教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流队伍,全面建设生态、美丽、幸福的新滨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二、“老渤海”精神是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力量之源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以“老渤海”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外化于行,见诸行动。着力推进党员干部队伍投身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实践之中,把“老渤海”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机关为民服务、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为重点,在推进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人民群众中创先争优。进一步落实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制度,完善创先争优活动目标管理、责任推进、考核评价“三个体系”。按照习近平同志“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提炼上升为制度规范,探索建立了激发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内在动力的长效机制。

  以精神的力量推动科学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三年来,市直机关工委连续组织了“发展环境优化年”,“发展环境提升年”,“效能提升工程”活动,围绕全市“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两大城市名片,努力创优“服务、法制、政策、市场、治安、舆论、诚信、用人”八个环境,全面打造“阳光、高效、安全、诚信”四大环境品牌,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环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市发改委机关党委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组织协调有关经济部门党组织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及时出台了《关于实施“六区带动战略”的建议》,《滨州市经济结构调整情况及对策建议》和调研成果汇编——《建言赶超》,对策建议见识早、立意高、切入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推动了全市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跨越。

  以精神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在惠民生、保民安、解矛盾、促和谐中走在前、作表率是创先争优的鲜明特征。一是构筑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市总工会党总支牵头,组织相关党组织,每年“五一”期间举办“咱们工人有力量”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活动。进一步建立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和矛盾预警、系统信息报送、应急处理等机制建设,以建设“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职工之家”为目标,充分发挥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困难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工会组织网络和“12351”职工热线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作用。二是构筑和谐的民生体系。以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保、征地拆迁等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三是构筑和谐的平安环境。以公、检、法等政法系统机关党委为主,深化“警民恳谈”和机关民警包村联企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深入开展问计、问需、问效“三联系”和干警“转作风、下基层”活动,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听真言、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为建设平安滨州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精神的力量服务人民群众。市直机关共有1.5万多名党员,在服务人民群众中是引领创先争优的主体和先锋。一是以“三诺”服务人民群众。按照承诺、践诺、评诺和党员“五带头”的要求,市直机关工委积极组织开展了“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事、请市民监督”活动,严格把握“宣誓承诺—领导点评—整改提升”三个环节,组织党员从党性修养、作风建设、工作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宣誓承诺,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使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和措施更加具体化、目标化,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二是以“三亮”服务人民群众。开展以“亮身份——佩带党徽,亮出党员身份;亮承诺——结合岗位职责,公示公开承诺;亮形象——设立光荣榜,展示党员先锋模范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亮”活动。三是以“三深入”服务人民群众。开展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党员志愿者活动,激励机关每一个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专长,确定服务对象和项目,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尤其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中,市直机关工委以党员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骨干示范作用,让基层群众真实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战斗力、感召力,增强了活动主动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三、“老渤海”精神是滨州打造干事创业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保证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以“老渤海”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于心,提升思想素质,创新学习理念,引领思想解放,坚守精神家园,加强基层组织,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以崇高的精神提高思想素质。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建立“学习——思考——创新”三位一体的思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工作。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是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世情国情、革命传统、党史党建和改革开放六大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树和学习宣传近年来滨州涌现出的“把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原交通局局长高发明,在青岛勇救落水女童不留姓名的公路系统党员干部杜国强,勇敢果断、机智敏捷、孤身一人迎着歹徒枪口,处置持枪杀人案的公安干警张敏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以崇高的精神引领思想解放。面对“两区”叠加,同步开发的战略机遇,连续三年组织了“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我们怎么干”,“开局起步加快转变,‘两区’开发创先争优”,“‘两区’开发创先争优,追赶超越加快转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突破思想瓶颈和思维定势,积极探索事关全市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营造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着眼变革和创新这一解放思想的核心,突出解决党员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机关党员的能力建设和实践锻炼,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倡导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团队精神,引导党员“走在前,做表率”。

  以崇高的精神坚守精神家园。精心组织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四德工程”,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个考验”,着力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个危险”。传承弘扬与时俱进的“老渤海精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积极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和发展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品牌。深化开展了 “学党史、增党性、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创新载体,寓学习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以庆“七一”为契机,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庆祝活动,通过献计献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形式,充分发挥《滨州机关建设》和“滨州机关建设网”两大阵地的作用,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加强调研与交流,开辟了精神家园的新境界。

  以崇高的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市直机关共有21个主管局党委、29个机关党委、52个机关党总支、626个机关党支部。机关工委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强化组织功能,增强组织活力,积极开展了“机关服务名牌”、“党建示范点”“共产党员示范岗”三大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在“机关服务名牌”创建中,市直机关67%的单位开展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和申报,机关工委已公布65个机关服务名牌。服务名牌建设作为市直机关党组织的一项“民心工程”,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联系服务群众、树立良好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党建示范点”创建中,市直机关工委分三批对13个“党建示范点”进行了授牌,同时命名了6个“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在“共产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中,在严格按照标准考核选拔的基础上,命名市直机关88个窗口科室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同时开展了市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服务发展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机关广大党员涌跃奉献爱心、奉献社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玉树地震捐款”、“慈心一日捐”、“无偿献血”、“爱心妈妈”牵手孤困儿童、结对帮扶困难职工、联系服务农村困难群众等多种形式的救助帮扶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山东滨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吕芳缘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