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明集镇挖掘乡村特色 打造“心安村居”明集样板

2024-06-26 09:15:2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李蓓蓓 滨州报道

  “张叔王叔您两位先别着急,坐下喝杯茶,慢慢说。”近日,邹平市明集镇曹家坪村老张和老王因三轮车停放发生矛盾,气呼呼地来到村“特色茶室”找人“说理”,值班调解员张晓红为他俩端上了一杯热茶,让剑拔弩张的矛盾调解工作瞬间变得暖意融融。

  今年来,明集镇围绕心安城市建设要求,统筹推进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以曹家坪村为试点,聚力挖掘“平安曹家坪”“共富曹家坪”“宜居曹家坪”三大特色,全力打造“心安村居”明集样板。

  清茶捧上来,气儿顺下去。来到曹家坪村“特色茶室”,“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远亲不如近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映入眼帘,让人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紧接着,一杯热茶递上来,让来访群众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爱,情绪也缓和很多。明集镇在曹家坪村打造邹平市首个矛盾纠纷调处“特色茶室”,发挥 “五老”乡贤、村两委、网格员等熟悉村内情况、了解邻里关系的优势,定期开展群众接访、矛盾调解、说事拉理活动。“这里跟家一样,喝茶的工夫就把问题给俺解决了。”张叔和王叔的矛盾解决了,两人满意地从“茶室”走出来。据了解,“特色茶室”成立以来,村内矛盾纠纷调解的质量明显提升,成功率达到99%,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了,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平安不出事。

  “以前买东西都得跑到镇上,现在超市开到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曹家坪村张大妈从曹家坪村供销综合服务社手笑盈盈地走出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曹家坪村与山东经合联超市合作建设邹平首家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服务辐射周边8个村共5000余人,为村民提供各种惠民便民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农民的贴心社”。

  “我们村提供场所,公司负责经营,盈利五五分成,亏损算公司,这种模式能够降低村集体风险,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曹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波说。为解决农户销售难题,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帮助周边种养殖户代销蔬菜、鸡蛋等农产品,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围绕发展乡村产业,该村成立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晾晒场、农机服务站,在最大程度让利于民的基础上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双增收”。目前该村集体年收入达110余万元,村民家庭年均收入达15万元,开创了产业振兴的“曹家坪模式”。

  来到曹家坪村老年公寓,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拉家常,有的打太极拳,有的在打牌,呈现一派喜乐祥和的景象。据了解,在曹家坪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村集体集中供养,公寓运行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村集体经济承担,儿女们安心工作,老年人由村集体照料,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安居”是“乐业”之本。曹家坪村积极利用上级政策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楼房13栋,老年公寓1栋,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村1200余名群众实现“安居梦”,群众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让村民生活更舒心,该村创新工作思路,实施“网格+”治理,通过百姓“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今年以来,通过微网格收集群众意见130余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余件。村民张冬梅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楼房,村里不仅环境优美,还有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一系列配套服务,生活别提有多好了。”在文化方面曹家坪村还积极开展“农村夜话”“书香曹家坪”“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40余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人和、心齐、风正、气顺”的治理形式,和美乡村焕发蓬勃朝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金枝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