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敌12人 小清河伏击战打响邹长地区抗日战争第一枪

2021-04-28 14:10: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钰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韩金枝 张钰晗 滨州报道

  韩套村地处邹平、桓台、高青三县交界,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有名的抗日根据地,被誉为“一枪打穿的根据地”。4月25日,“学百年党史 走红色长廊 开邹平新局”主题采访团来到焦桥镇韩套村,听老党员王德田讲述了“小清河伏击战”的故事。王德田介绍,抗战时期,韩套村牺牲的烈士有32人,1938年1月19日邹长地区抗击日寇的第一枪“小清河伏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1937年,日本占领济南等地后,小清河便成了日军重要的交通运输线。“日军的汽艇和运输船趾高气扬地在小清河肆意出入,还经常路过沿岸村庄时上岸烧杀抢掠,沿岸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王德田说。

  王德田向记者介绍小清河伏击战原址

  第一任邹长中心县委书记李寿岭,当时以长中附小教员的身份积极在当地开展抗日工作。当他看到日军在小清河沿岸的暴行后,及时与廖容标司令取得联系,决定在小清河一带伏击日军的汽艇,打击一下日军的嚣张气焰。“李寿岭从长山回来后,积极与时任焦桥区长兼区中队长的韩子衡加强联系。当时韩子衡手里有60多人、十几条枪,在李寿岭争取下,韩子衡同意一起攻打敌人并带人到韩套村北的小清河上勘察地形,准备伏击日军。”王德田说。

  王德田介绍,1938年1月18日晚,廖容标带领四十多名战士来到了韩家套宿营,村干部和民兵们忙碌不停,站岗放哨、帮忙筹备给养。19日拂晓前,部队便埋伏到小清河南岸的芦苇丛中,韩子衡带领区中队队员埋伏在小清河北岸,并在河中心用两只木船并排挡住了河道。“战士们一直等到临近中午,小清河上游济南方向才传来阵阵马达声,一艘日军汽艇很快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一向目中无人的日军发现了河中的木船,连续鸣枪警告,企图依靠往日的飞扬跋扈驱散木船。看到木船无反应,日军便从船舱里‘叽里哇啦’地大喊大叫着窜了出来。”看到鬼子兵出舱,廖容标便瞄准一个鬼子,一枪打去,随着“砰”的一声,那家伙应声倒下,掉进河里。见司令员枪响,40多支枪一起开火,向敌人展开猛烈的攻击,船上的鬼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王德田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日军晕头转向、阵脚大乱,在汽艇上东躲西藏。船舱里的日军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减速企图掉头逃跑。廖容标又命令战士向日军船只投掷手榴弹。顿时,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出去,其中一枚正好投进船舱,随着一声巨响,汽艇发动机失去了动力,在河心打起了转转。有一个鬼子跳进河里,游到河北岸,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韩子衡和几名战士逮了个正着,附近村民听说在打鬼子,纷纷拿着锄头、铁锹来助阵,最后把逃向北岸的鬼子活活砸死了。“我们村的韩锡斋、王忠顺虽不是区中队成员,但也亲自参加和目睹了小清河伏击战的现场。”王德田说。

  据了解,小清河伏击战共歼灭鬼子12人,其中包括1名旅团长、1名联队长和1名高级参谋。这次战斗是邹长地区抗日战争中向日本侵略军打响的第一枪,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当头一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