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抗美援朝老兵郑永福:不成功便成仁

2020-10-13 20:07:5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韩金枝 李灵丹

  抗美援朝老兵郑永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李灵丹 滨州报道

  “在朝鲜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很多次子弹从头顶飞过,炸弹落在身边,我都挺过来了。”谈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经历的一切,9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郑永福感慨万千。郑永福,邹平市黛溪办事处滕家村人,1924年12月出生,1949年1月入伍,1951年2月28日入朝,1954年回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大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1949年郑永福主动要求入伍,让自己的弟弟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和祖父母。郑永福入伍后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到江苏省、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方。据郑永福老人回忆,当时都是跑步前进到各个地方,开始脚都磨出了水泡,后来每天行军路程长了,脚上都磨出了老茧,也感觉不到疼了。1950年郑永福在云南省一些尚未解放的地区进行解放战争。

  郑永福获得的部分荣誉

  1951年2月28日,27岁的郑永福从云南省入朝,被编入15军44师131团,刚进入朝鲜就投入了战斗。“我是从云南坐火车去的,中间没有停,火车一直到了鸭绿江。跨过鸭绿江我就直接投入到了战场。”郑永福回忆当时在战场上,白天和美军开战,打得不可开交,到了晚上美军就停下来不打了。但是晚上飞机飞到他们上空喊话,飞机在头上响,一边飞还一边喊“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中国人朝鲜地,用的苏联的破武器,猛打猛冲,耽误不了你们牺牲。”他们一方面震惊美军的飞机真先进,还能进行喊话,另一方面又对飞机上帮美国人喊话的台湾人深深不齿,他们当时心里都想的是宁死不屈不当卖国贼。当时美军用的武器一打八发子弹,他们用的是苏式步枪,但是他们意志坚定,一心向国向党。

  “在第二阶段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接到命令要与美军开战,下午的时候一连负责冲锋,我们在山上等待命令。一连冲锋非常惨烈,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我们在山上听着下面枪声炮声不断,我们心里都很着急,都恨不得冲下去作战,但是没有命令谁也不能动。我们就趴在山上的石头后面一动不动,等着腿都麻了也不敢大范围动弹,就用手揉揉腿,缓解一下麻木,好等着让冲锋的时候一下能跑下去。到了晚上,听到命令往下冲,我心里恨不得一下子下去,替一连的同志们报仇,我闭上眼,使劲喊冲啊,啥都顾不地,最后我们胜利了。但是一连的同志们没有一个回来,都阵亡了。”说到这里,郑永福不停地留着眼泪。“我忘不了俺连长啊,他在淮海战役中就担任连长,我作战经验少,有时候不懂怎么保护自己,子弹快打过来了,我还举着枪射击,连长就一下子把我摁倒,子弹嗖的一声就过去了,多少次死里逃生啊。”郑永福说。

  到了抗美援朝第二阶段后期,组织上挑选郑永福等12名表现优异的战士,组成了突击驻守队,到仁川港作战,郑永福担任班长,组织上给的任务是如果美军再次从仁川港突袭登陆,他们就负责打退美军,如果美军没有再次突袭,他们就负责驻守仁川港,坚决不让美军登陆。当时组织上配备了一月的军粮,每人30斤炒面、15斤高粱米。郑永福当时的连长还偷偷给了郑永服一把手枪,里面有5颗子弹,连长告诉他要誓死守卫仁川港,如果仁川港不保,也不要做俘虏。“后来我就把这把枪揣在怀里,心里想‘不成功便成仁’,决不能当俘虏。有一个晚上,美军试图再次登陆,他们开着坦克,我也看不清多少坦克,但是从声音辨别应该是不少。当时我们的武器是火箭筒,队里有一个小伙子眼神好枪法也好,我就命令他对准第一辆坦克打,他打第一辆坦克,我们就冲着后头的打,美军就停下了,也没有再进攻,他们可能以为无人驻守,没想到有人。”据郑永福老兵回忆,后来美军没有再进攻,但是为了防止他们再次进攻,他们就此驻扎在了海岸上。“那时候也没有营房啊,我们就住在坑道了,为了防雨防雪,白天几个人驻守,一个人专门到处找树枝和稻草,在坑道上面盖一下,勉强能住。下雨的时候,滴滴答答,下大雨的时候水都灌满,没法住人,还得用舀子舀出水来,冬天俺们就烤火取暖。当时朝鲜的群众可怜我们,下大雨大雪的时候就让我们去他们屋里住,我们就晚上轮流去休息几个小时,感谢善良的朝鲜人民啊。”郑永福老人说。

  郑永福老人回忆驻守一个月后,存粮就不多了,为了驻守,他们也没有向组织提要求,他们轮流每天去外面挖野菜,从海里抓鱼虾吃。挖来的野菜,从剩下的炒面中挖一小勺做菜糊糊吃,粮食有限,为了节约粮食,郑永福老人每次都是每个人都盛完了后他再盛饭,用水刷锅后也赶快倒到碗里。郑永福说:“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紧紧的挤在一起,把军被都盖在身上,烤点火取暖,手和脚都冻出来冻疮,也没有热水泡啊,我们就白天把冻疮里面的水挤出来,用火烤。”

  寒来暑去,春去冬来,他们守着心中必胜的信念默默驻守。1953年8月,他们终于等来了朝鲜停战协议,他们12人共在仁川港驻守了一年多的时间,组织派来战士告诉他们这一好消息,他们默默地留下了眼泪。“我当时都傻了,不敢相信,虽然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是真知道了还是难以置信。”郑永福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知道后我们就收拾行装,一口锅,随身几件衣服,军被都成了薄薄的一层,但是每个人都欢天喜地的。”之后,郑永福他们12人与大部队对接,又在朝鲜进行了一系列的扫尾工作。

  1954年,郑永福回国,来到湖南省,1955年3月退役。退役后,回乡生产,有6个子女,现在跟随小儿子生活。老人年龄大了,但是对于抗美援朝的经历非常自豪。据老人小儿子介绍,现在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聋,身体还算硬朗,只要天气好老人都外出散步,在小区与人闲谈时,总会非常自豪地谈起这段岁月,并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单建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