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楮岛:海草房的乡村记忆和渔家风情

2017-06-17 10:0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晓青

  

东楮岛历史悠久的海草房

  网络名博走进东楮岛村

  东楮岛海草房

  大众网威海6月16日讯记者 王晓青) 蓝天、碧海、风车、海草房……这是每个人走进东楮岛村的第一印象。昔日村民居住的小屋,如今变成了旅游胜地,海边小村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做起了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旅游结合的文章。

  从荣成到东楮岛,进入宁津街道办事处辖区之后,在沿途村子的墙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树渔村海草房”、“来家住看海去,宁津亲情亲海游”的旅游宣传标语,吸引着游客到东楮岛去游玩。古树就是东楮岛村中遍及全村古老的楮树,岛由此得名,村也由此得名。

  东楮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0余公里,海草房是东楮岛村民祖辈居住的特色民居。全村现共存海草民居144户、650间,其中,最古老的海草房始建于300多年前的清顺治年间。这些海草房较好保持了历史的“原汁原味”,体现出胶东海滨传统民居特征,是国内外难得的生态民居活标本。

  村里海草房大多是一进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大石块砌成粗犷的墙,随方就圆,纹样灵活,寓朴于美。从院门到窗户,全部是古朴特色。建造海草房所用的海苔草,是附近海岸独有的含有大量盐卤、胶质的野生藻类,用其苫成的海草房冬暖夏凉,经久耐用,百年不坏不漏。沿海的人们一般谁家要盖房子了,都会提前到海边收集海草。人们将这些海草打捞上来,晒干整理,等到盖房子时使用。

  著名画家吴冠中在荣成为海草房写生之后,留下精彩的描述:“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 

  吴冠中的描述惟妙惟肖,东楮岛游客中心的毕明艳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记者,小时候村子里古老的海草房非常多,海草房里有很多美好的儿时回忆。“现在村东头建起了平房、楼房,和古老的海草房形成鲜明的对比。”毕明艳介绍说,游客在村里的赶海区可以体验赶海和海钓的乐趣,村里还有40余家渔家乐。

  2007年,东楮岛入选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山东省仅有的六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今年5月份,又入榜“2017年中国最美古村落”。

  网络名博“老徐时评”微博截图

  网络名博“盘索”微博截图

  古老的海草房被保留下来了,而以其为代表的乡村文化脉络和历史内涵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成为当地工作的重点。2014年,东楮岛村成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中首批20个文化遗产保存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村镇试点单位之一。

  乡村记忆馆由保护良好的原楮岛村育英小学的旧址改造而成,占地563平方米,分成了村史馆、老教室、民俗馆、学校办公室、校院景观等7个相关的板块。原楮岛村育英小学建于1936年、已有80多年历史,这所保护现状良好的小学,本身就是胶东近代农村教育机构原貌一个活标本,而今,更是以多元化的实物展出,展现出东楮岛特有的渔村生活风情。

  近年来,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东楮岛也在挖掘整合海洋和传统文化两大特色,以海上游和陆地游为主线,做起了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旅游结合的文章。

  除投资1.5亿元实施岸线修复、海草房修缮、进村路硬化绿化、沙滩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东楮岛还打造了唐乡海草房酒店、传统老街、乡村记忆馆、游客服务中心等精品旅游项目,2016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获得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级海洋牧场、全国休闲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生态文化村5项国家级荣誉。

  2017年,东楮岛再次投资2000万元,对剩余80余户海草房进行修缮保护,启动岸线修复二期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老街、乡村记忆馆等节点的细化完善,探索“合作社+农户”“农产品+电商”模式,引导群众参与民宿、渔家乐、休闲农业等项目,带动村民致富。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