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首席策划矫健:胜天半子是一种极致精神

2017-04-29 13:1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晨 孙毅

 

《天局》作者矫健接受大众网专访

 

矫健(左)与周梅森合影(照片由矫健本人提供)

 

矫健签名留念

 

矫健为大众网题词

  大众网烟台4月29日讯 (记者 邢晨 孙毅)伴随着《人民的名义》热播,电视剧中那本被祁同伟奉为精神支柱的神秘小说《天局》成为了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本小说其实不是编剧虚构的,它早在20多年前便已出版,而且作者矫健更是咱们地地道道的烟台人,同时他也是《人民的名义》的首席策划。近日,大众网记者对矫健进行了专访,为大家详细解密《人民的名义》和《天局》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担当《人》剧首席策划 开播后才知《天局》妙用 

  在烟台籍作家中,有两座高山,一个是张炜,另一个便是矫健。作为享誉中国文坛的大家,矫健的作品格局宏大、思想深邃,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在《人民的名义》筹备阶段,编剧周梅森真诚地邀请矫健出任该剧的首席策划。用周先生的话讲,矫健特别懂自己。

  “我和老周是几十年的好友,对彼此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都看得很透彻。当初他邀请我做首席策划,更多的应该也是看重这一点。”作为首席策划,矫健对于该剧的前世今生十分了解。“《人民的名义》起初是周梅森构思的一部长篇小说,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创作一度被搁置,多年后,在相关领导的关怀下,他才重新将作品收拾起来,并直接创作成了影视剧本。”矫健表示,《人》剧剧情扎实,很大程度上依仗着之前小说的底子。

  “我也要胜天半子!”剧中祁同伟的这句话想必令很多观众记忆犹新。而作为《天局》的作者,矫健当初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周梅森用到剧本里,并成为故事线索中重要的一环。

  “这部戏在创作初期都没有将我的小说放在其中,直到2015年9月,剧本创作到一半时,老周突然打电话跟我要《天局》的电子版,当时他很着急,并没有细说其中缘由,只说要用,我便找给他了。”矫健告诉记者,自己和普通观众一样,直到剧集开播后才知道自己的小说竟然成为了周梅森的一枚重要棋子。

  “我不得不说,老周对我的小说很了解,对我想表达的思想更是了如指掌。他一点点将小说渗入到剧情中,使反面人物祁同伟不再概念化,小说与剧本在周梅森的笔下变得浑然天成。”矫健不由感叹,知音难觅,此生有周梅森这样的朋友很幸福。

  与周梅森惺惺相惜 胜天半子是一种极致精神 

  矫健与周梅森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两人都是中国文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英雄见英雄,矫健和周梅森不约而同地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矫健成为了作家圈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创作的巅峰期毅然决定下海经商。

  “那时候我和周梅森同住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作家楼里,有一次我通过股票交易套现了一笔资金,为了安全起见,我拉上周梅森充当保镖一同去银行把钱存了起来。”时隔二十多年,矫健回忆起往昔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我鼓动周梅森走出书斋,与我一同在商场上写一篇大文章。后来他被我说动了终于也成了下海大军中的一员了。”矫健与周梅森一同开办了公司,两人炒过股票,去海南开发过房地产,生意一度做得很大。但好景不长,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公司的资金链断裂,矫健和周梅森突然从云端跌落到了人间。

  “房地产投资失败后,我和周梅森又回到了作家楼里,上影厂的食堂红烧肉很有名,时隔几年重新吃上熟悉的味道大家都很感慨。”谈到下海的经历,矫健并没有表现出失望的神情,反而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下海是我和周梅森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虽然最终回到了原点,但在商海里走一遭,让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也与之前大不一样了。”矫健表示,下海的经历对自己和周梅森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人民的名义》当中,大风厂股权纠纷周梅森之所以能写得入木三分,与当年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有很大关系。

  “下海是我和周梅森创作中十分宝贵的一笔财富,它让我们体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们像小说《天局》中的主人公浑沌那样,有了一颗永远追求极致的心。”在《天局》里,主人公浑沌是一个棋痴,他在大雪夜搬石头取暖,后来产生幻觉,与天下棋,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棋子,方胜天半子。而在现实中,矫健同样酷爱下围棋,在他的心中,围棋是一门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有博弈、有斗争、有策略,而想要在人生的棋局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浑沌的那种追求极致的精神。

  “《天局》讲得是一种极致精神,主人公浑沌虽然是农民身份,但愿以生命为棋,胜天半子,这是人类的极致精神,也是我们能够在千百年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谈到自己的作品,矫健认为,之所以一篇20多年前的小说能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年代再次被大家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小说所展现的精神是永恒的,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也正因为如此,浑沌才会被人们铭记。

  “追求极致精神,可以是对正义的追求,像侯亮平那样,也可以是对权利、财富、地位的极致追求,像祁同伟一样。极致追求本身是正确的,但如果追求的出发点是错误的、是阴暗的,那最终必将难逃被毁灭的下场。祁同伟和侯亮平都是追求极致,但结局却截然不同,症结亦在此处。”矫健表示,作为一名文学家对于物质的追求应该适度,但对于艺术的追求则必须是极致的。

  作家创作应紧贴时代 年轻人要广泛阅读 

  去年4月份,矫健正式卸任烟台市作家协会主席。虽然不再担任职务,但矫健却时刻关注着烟台文学的发展,对于烟台本土作家,他更是爱护有加。“烟台曾经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阵地,在这片土地上出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作家,我们的‘鲁大作家群’更是威震文坛,可以说烟台是有深厚文学土壤的地方。”矫健表示,烟台作家拥有很好的创作基础,但在视野上还应该更加开阔一些,特别是在接受新事物方面应该比老一辈作家更敏感。

  “创作应该紧贴时代,创作的方式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而有所改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少作家做得很好。作为他们曾经的老主席,我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看到一名烟台本土编剧闪耀荧屏。”矫健表示,从目前的文学发展来看,影视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创作手段也更加丰富,作为一名作家应该注意学习影视文学的创作手法,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学创作。

  眼下“全民阅读”的热潮席卷全国,“多读书、多好书”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4月23日,矫健出席了书香“醉”烟台大型文化惠民公益项目的启动仪式,作为烟台的文学大家,他对读书的理解很深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厚重、从容。”矫健表示,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书籍中找寻灵魂的归宿,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书的益处更是不言而喻。“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在精力充沛的年纪多去汲取书籍中的养料,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矫健如是说。

  下个周,矫健中短篇小说集更名为《天局》后将正式上市。对于新书,矫健显得很淡然。“书籍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工具与桥梁,这本小说集中收录了我写作生涯中的精品,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与我的读者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沟通。”矫健说道。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