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滨医这三位教授!

2021-02-04 16:46:05 来源: 滨州医学院 作者:

  建设医学事业的道路上,滨医师生的科研脚步从未止歇,年关将至,他们结束了一年的忙碌,收获了满满的成就!值得关注的是,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滨州附属医院)王晓芝教授、药学院(葡萄酒学院)宋晓冬教授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校田梗教授获得“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的通知》,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滨州附属医院)王晓芝教授、药学院(葡萄酒学院)宋晓冬教授成功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关怀广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制度,也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的重大举措。

  王晓芝,现任滨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呼吸内科与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先后荣获山东省卫生厅授予的“巾帼英雄示范岗,岗位明星”,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第二届“山东省十佳医师”,“滨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 全省卫生系统 “两好一满意”示范标兵并记个人三等功”,“滨州市十佳专业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等称号;曾被选为滨州市第7届、第8届政协委员;山东省妇女代表。自1998年起任科室主任,致力于呼吸科横向与纵向发展,使其所带领的科室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唯一的肺炎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高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团队。带领团队先后开展了在当时居于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十余项,如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获2009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获2011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高频振荡通气技术(2005年)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2008年)等在重症患者的应用,2010年将血液净化技术扩展到幼儿(最小的1岁10个月);先后开展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技术(APC、冷冻、EBUS-TBNA、支架等);内科胸腔镜技术的应用(2012年);动态呼吸生理监测(2013年);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在 ARDS-MODS 中的应用(2015年,发明专利审核中);经鼻高流量支持治疗对急慢性呼吸衰竭和肺水肿的临床应用(2016年)。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1篇,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4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奖3项,成果转化并获得专利1项。

  从2003年SARS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王晓芝教授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了我国历次重大传染病的前线抗击工作。2003年“SARS”防治期间,作为专家组副组长获得山东省非典防治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2009年“H1N1甲流”肆虐全国,王晓芝教授带领团队收治42例重危患者,利用包括ECMO在内的生命支持技术奋力救治患者,使39例患者获得了新生,取得了较高的救治成功率;2017年,敏锐地发现了滨州第1例“禽流感”患者,切断了滨州带病毒的几家活禽市场,及时阻断了“禽流感”在滨州的大流行。

  宋晓冬,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山东省及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美国Fox Chase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编码基因在肺纤维化发生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干预,被英德科学家联合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ol Rev上高度评价,被Yang等多个团队在Ageing Res Rev等杂志上评价是国际上第一个研究肺纤维化中lncRNA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在lncRNA中寻找肺纤维化诊断和疾病转归的分子标志物及干预靶点,2014年报道的lncRNA介导的编码基因与非编码基因在肺纤维化发生中的调控机制一文,在2020年全国呼吸病学年会上被评为“高影响力呼吸学术论文” 。近年来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Mol Ther、Mol Ther-Nucl Acid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多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指导的研究生1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获批山东省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其“学位论文”等通讯评议专家,担任J Hazard Mater、Brief Bioinform等杂志审稿人。

  近日,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的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经逐级推荐、评审和公示,最终确定98名同志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我校田梗教授获此殊荣。1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关于表彰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获奖人员的通报》(鲁政字〔2021〕13号),授予我校侨联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田梗教授等19名优秀回国人员“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荣誉称号。

  据悉,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每3年开展一次。旨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人才强省”战略和“科教兴鲁”伟大事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评选人员为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普及与推广、科技人才培养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田梗,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分子靶向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中心(筹)主任。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山东省“ 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兼任山东省科协常委,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糖尿病病理机制以及治疗药物新靶点研究。在全球首次创造性地将荧光标记蛋白引入原代胰岛,第一个实现了体内胰岛信号的实时监测,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回国后主持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实时监测活细胞信号通路平台,研发了量化斑点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积极推广精准医学等新兴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近5年,作为第一申请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3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项目等课题7项,总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在《Cell Metabolism》、《Diabet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顶尖杂志发表重要论文4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余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已获授权3项。

  往期回顾

  / 小蜜蜂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

  资料来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滨医梧桐宿舍 滨医科研

  文字编辑:王雨晴

  审核:张玉龙 吕海波

  责任编辑:常 静

  助理编辑:陈一画 顾昂然 李志国

  版式设计:陈佳禾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滨州医学院

分享

  点赞

在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金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