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病人,让我成长

2019-09-12 15:51: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张飞侠 孙冬梅

  张飞侠  孙冬梅

  我是一名工作5年的ICU(重症医学科)医生,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印象深刻的病人,之所以难忘,是因为他们让我学会了思考分析,懂得了积累提升,让我成长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我的老师。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80多岁的李大爷,因感冒引起肺部感染入住呼吸内科。大爷既往有肺气肿、支气管炎病史,入院以来血氧进行性下降,出现呼吸衰竭,会诊后转到ICU。

  为了辅助呼吸,我们立即为李大爷做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查动脉血气分析时发现,抽出的血液颜色发黑,就如同静脉血一样,这说明血氧分压已经非常低了,调整呼吸机参数,血氧仍然上不来。治疗三天后,李大爷的病情一点起色也没有,家属越来越没有信心,到四五天的时候,女儿们就想放弃治疗了。

  之前在了解病情时,听说李大爷是革命英雄,所以对大爷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当听到他的孩子们决定放弃治疗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跟她们“吵”了起来。

  也许是我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她们,也或许是我“咄咄逼人”的气势吓到了她们,更或许是我医生的身份让她们选择了再试试看,最终,大爷的孩子们没有再坚持让他出院。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敬意、诚意打动了老天爷,第六天,大爷的病情居然开始有了起色,成功撤除了呼吸机,第七天拔除了气管插管,转回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再后来就康复出院了。

  这个病例让我意识到,尽管当时我的方式可能有些“强势”、“武断”、“情绪化”,但做为一名ICU医生,在家属因为各种原因要放弃治疗的时候,确实需要医生的坚持和担当,选择用合适的方式沟通,把治疗进行下去,为每一条生命争取生的权利。

  服务好的每一位病人,都是义务宣传员

  有次消化内科请我去会诊一位因消化道出血出现休克的张大爷。去了一看,居然是我家邻居。他的小女儿也是医生,自己开诊所,看到父亲病情严重,便执意要去济南治疗。

  查看病人后,我非常严肃告诉她,张大爷情况很危险,没有转院的机会,只能转ICU治疗。幸好其他家属顾及大爷的安全,在给大爷气管插管后,转入ICU。经过八天的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最终康复出院。

  通过询问病史,得知张大爷既往有脑血栓,小女儿让他常年吃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再问用量,居然是常规剂量的三倍之多。原来,药物副作用就是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此,我专门为大爷和他的女儿做了药物科普宣教。

  后来,我听父母说,当时张大爷家里看他吐血这么厉害,都吓坏了,后事都着手准备了。街坊邻居来院看望大爷,大多数不相信医院的水平,都传着大爷“快不行了”。却没想到,张大爷康复出院了,而且逐渐能走,能拿起他的毛笔,继续为村里人写毛笔字了。这让张大爷家的这条街上、甚至整个村子的人都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对医院的技术水平刮目相看。

  这个病例让我意识到,服务好一个病人,就能影响一条街、一群人、一个单位,一个村。治好了的病人,就是最好的宣传员,他们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亲朋好友听,再由这些人传给更多的人,传到更远的地方,逐渐就把好医生、好科室、好医院的声誉传播出去了。所以,要认真服务好每一位患者,树立好、维护好自己和医院的口碑。

  持续理论学习,敢于大胆尝试

  一个八十岁的奶奶因为昏迷不醒就诊急诊科。经过多个科室会诊,也没找出病因。请ICU会诊,我多次询问病史,家属均否认药物中毒的可能。但病情危重,只能转入ICU对症治疗。为了查询病因,在完善检查的基础上,我仍然坚持与家属沟通,询问病史,希望能够找到蛛丝马迹。终于听家属说,奶奶老伴常年服用阿普唑仑治疗失眠,于是我大胆怀疑奶奶是镇静药物中毒。

  当时我刚刚通过了主治医师考试,突然想到解毒药物氟马西尼,赶紧询问药房,正好有药,又赶紧查看药物说明书,了解到这个药物比较安全,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可以用于诊断性用药,判断是否是阿普唑仑中毒。于是我果断下医嘱,让护士静推氟马西尼。

  护士开始推药,也就过了十秒钟,奶奶就醒过来了。推药的护士禁不住惊呼:“这么神奇,药还没推完就醒了。”等奶奶醒得稳定些,我赶紧问奶奶是不是吃了爷爷的药,果然,她感觉睡不着觉,一下吃了10多片阿普唑仑。至此,病因水落石出,“真凶”找到了。

  这个病例让我意识到,作为医生,特别是ICU医生,一刻都不能放松学习。一个知识点的短板和卡壳,都会阻碍诊断和治疗。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加上对临床经验的摸索、借鉴,再加上确保病人安全前提下的大胆尝试,才能快速有效救治疑难杂症。

  感谢家属给我们尝试的机会

  我曾经在急诊会诊一例有机磷药物中毒的大娘,喝了大约一斤敌敌畏。来院时,大娘已经出现血压持续下降的休克症状。当时的各项检查指标,已经显示不太可能救活。

  我向家属讲明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后,家属却坚持要求抢救。我便与急诊医生根据监护和检查指标应用升压药、扩容补液药。没想到,抗休克治疗后,血压居然逐渐上升,有了转ICU继续治疗的指征。紧急转入ICU后,又采取了床旁血液灌流等治疗,大娘逐渐脱离危险,最后康复出院。

  这让我更加意识到,越是治疗困难的病人,越是能够历练医生的韧性、能力和水平。而且,对于每一条生命来说,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感谢家属给我们尝试的机会,从而创造奇迹。

  极少的闲余时间,我喜欢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觉得, ICU也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ICU病人的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有时插管不及时,一口痰上不来,一条生命可能就不在了;一个指标检查或查看不及时,导致用药不及时,疾病的转归就发生了改变……

  作为ICU医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要高,所以学习和提升是持之以恒、一刻不能松懈的必备能力和习惯。再就是要有一颗仁心,ICU费用相对较高,我们总是想尽快治好病人,让他们尽快好转,尽快转到普通病房,减少花费。

  有人以为,医生会为了科室利益而让病人在监护室多呆几天,这对我们来说,只能说是天大的误会:因为监护室里不仅仅是一名重症病人,每多一个人病人,就会增加一分院内感染的机会,发生院内感染的代价不是挣多少钱可以置换的,往往会涉及更多重症病人的生命。因此,尽快让每一位病人好转转出,是ICU医生护士的共同心愿。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每一名ICU医生都不希望重病号增多,而是希望大家重视疾病管理和健康教育,不要让小病发展成大病。感谢这些让我成长的病人,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坚定了努力的信心,明确了成长的方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明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