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NICU:尽全力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2017-08-15 17:1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越

  大众网滨州8月11日讯记者 赵越)说起NICU,可能多数人并不了解,但提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也许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曾经在电视剧或者网络上看到的场景:保温箱、小婴儿、呼吸机以及许多还叫不上名字的仪器,而许许多多早产的宝宝在一出生就要离开妈妈,进入有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和治疗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这里,白衣天使与早产宝宝们同时间进行着赛跑,滨医附院NICU的白衣天使们就这样,用她们高超的经验技术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尽全力去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始建于2006年9月,是山东第一家、也是鲁北地区唯一符合我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管理指南》标准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科病区为十万级空气层流净化,全封闭式管理。有重症监护病区、非重症监护区及感染隔离病区,并有洗澡间、配奶室、配药间、设备间等辅助设施。外围为半环形探视走廊,与病房仅一层玻璃相隔,便于患儿家长探视,拉近了父母与婴儿的距离。

  科室医疗设备先进、功能齐全,配备的移动式多功能吊塔具有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空气压缩功能,保证每个抢救单位(生命岛)随时具备抢救条件。据新生儿科副主任赵国英介绍,科室拥有新生儿专用呼吸机20台,对于不同的病人,需要选择不同的呼吸机,就这就决定了NICU的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熟练的掌握各类呼吸机的应用,各种暖箱100余台,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3台,多参数监护仪80台,输液泵及微量推注泵共110台。

  科室还配备毯式治疗仪、多功能血气分析仪、微量血糖检测仪、氧浓度监测仪、新生儿眼底成像仪、听力筛查仪、视频脑电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NO治疗仪、母乳分析仪等多种先进仪器,NICU的规模、设备及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水平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覆盖鲁北地区及河北部分相邻县市。

  目前科室还开展了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早产儿、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机械通气抢救及治疗危重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亚低温治疗,NO吸入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静脉高营养,全胃肠道外营,新生儿心力衰竭及休克的诊断处理,新生儿惊厥的处理,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处理,微量血血气分析及血糖监测, 部分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外周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药物关闭动脉导管,超低出生体重儿培育等项目,以及新生儿抚触、新生儿听力及眼底筛查、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管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效地降低了全市及周边地区围生期活产婴儿的死亡率,超、极低体重儿存活率达85%以上,存活者最低胎龄25=周+3天、体重仅680g。

  据了解,科室每年还会选送人员到澳大利亚WESTMAD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国内外医院进修培训,多名医护人员参与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合作的IPPC/DCH项目。通过外展形象、内塑素质,不断探索、引进和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新疗法,全科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科室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滨医附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赵国英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年了,谈起在滨医附院的二十年,赵国英感触很深。“我们最开始儿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随着慢慢的发展成为四个大病区,医护人员从十几位增加到近二百人,科室资历较深的医护人员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是不断地学习,要求进步,与此同时科室也十分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机会去学习和发展,这样也有助于科室的进步。”赵国英说。

  科室还积极的同社会上的爱心企业接触,对胎龄小于30周、住院小于30天、花费十万以上、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以及有后遗症现象需要长期救助的孩子进行资助。除此之外,科室内部每次组织的捐助活动大家也都积极参与 。

  谈到对未来科室的展望,赵国英表示,科室将在拥有先进的设备及大量优秀人才的基础上,秉持多年来“救死扶伤”的宗旨,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坚持“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服务观,开展人性化优质服务。工作目标已由降低病死率转变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