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委编办:坚持基层工作导向 持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2024-06-06 16:23: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王君彩 滨州报道

  惠民县委编办树牢基层工作导向,通过优化完善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机构,强化职能职责。在优化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方面,由原来的“7+5”模式调整为“5+4”模式,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五个党政工作机构。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设置事业单位,统一设置应急管理保障中心、综合执法保障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挂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四个事业单位。这一调整旨在建立简约高效、便民利民的基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

  编制下沉,优化资源配置。坚持需求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镇(街道)编制下沉专项部署会,依据各镇(街道)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现有编制等情况,印发了《关于为各镇(街道)下沉编制的通知》,将县直30名事业编制与市委编委下沉的60名事业编制(含15名执法编制)及2名行政编制一并下沉到15个镇街,重点向李庄镇、姜楼镇、辛店镇、胡集镇等镇倾斜,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和优化配置,有效利用编制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解决难题,提升执法效能。针对基层存在的“看得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到”等执法难题,惠民县统一设置综合执法保障中心,并将15名执法编制统筹投放到镇街,专项用于基层综合执法保障工作。为破解基层派驻人员在编制类别、人员身份、激励保障等方面的障碍,惠民县委编办协同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镇(街道)对派驻机构统筹管理办法,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镇街对各类执法力量和执法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确保执法工作更加高效,问题在基层现象中得到及时解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君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