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蕊
责任编辑:李丽娟
大众网记者 刘建波 通讯员 陈素素滨州报道
近年来,滨州高新区青田街道王楼村立足村情实际,在市派“第一书记”段鹏指导下,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加速发展“三板斧”业务,通过盘存量、找增量、借力量、提质量、壮体量“五量迸发”,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全市城乡净化工作达标村、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第一斧”,产业带动模式。王楼村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探索特色种养、食品加工等项目,走“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王楼产业加工基地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秉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发展理念,现有生产车间4个,生产线3条,车间面积2100平米。目前,已实现大米年产量1000吨,五谷杂粮、香米年产量120吨。
“第二斧”,项目引进模式。2021年10月,滨州市中医医院临方炮制中心落户该基地,中心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包含中药材晾晒烘干线1条,炮制加工实验室1间,目前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已整体入驻。该中心既保持传统炮制技术和器具,亦拥有现代化炮制工艺和设备,配有自控温旋盖电热炒药机、粗碎机、振动筛选机、可倾式蒸煮锅、热风循环烘箱等先进设备,为中药临方炮制加工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新型农业产业在青田街道的发展。
“第三斧”,服务创收模式。由村集体负责,把闲散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为企业或者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获得服务性收入。村民闲暇之余,可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临方炮制中心、食品加工厂务工,提高农村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
初审编辑:刘蕊
责任编辑: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