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谈创新与监管:敢于剪掉篮筐的底 比赛才更好看

2016-08-20 10:20:00 来源: 人民网-金融频道 作者:

  小个子的马云,今天讲了一个篮球的故事。

  最早,篮框是一个有底的筐,球投进去以后,需要用梯子上去把球拿下来再进行比赛。

  18年以后,有一个人说,把下面的底剪掉,不用梯子了吧。剪掉以后,球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章制度发生了变化,拿梯子的人首先反对,因为他的工作没了。所以,任何一次的创新,背后意味着监管的改变,比赛的规则改变,改变的结果是球越来越好看,看的人越来越多。

  马云在2016中国保险业务发展年会上,用这样一则故事比喻创新与监管的关系。马云说,创新之后,意味着监管的改变。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候,政府监管部门的变革速度其实也是非常之快。没有过去的标准,创新就没有基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先进的标准。标准和创新,互相促进,生生不息。

  实际上,这也是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行业创新与监管之间的真实写照——创新总在前面,监管很快跟上来,比如网约车,比如第三方支付。在金融与出行两大领域,中国监管部门的包容性监管实际上促进了这两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初,滴滴快的大战正酣,数以千万计的用户通过这两个打车软件第一次体会到在打车这个领域,原来还可以这样。然而,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冲击到既有行业利益,当篮球筐的底被剪掉,拿梯子的人当然是最为反对的——出租车公司、司机、打车软件公司、交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实际上让整个社会效率得以提升,仅仅2-3年时间,用户接受了这种新型的便捷方式;闲置的私家车、出租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鱼龙混杂、黑车充斥的情况也得到规范管理;以此为蓝本,在各个行业也有了实践共享经济、提升利用率的案例。

  同样的案例也发生在网络支付行业。2004年,支付宝诞生,解决了网络交易的信任问题,电子商务得以突飞猛进,2010年,支付宝推出创新:快捷支付,使得用户只需登录支付宝界面,无需在不同银行的网银之间跳转,支付成功率大大提升,不仅促进了线上的电子商务,也为如今广泛的线下支付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支付宝“剪了篮球筐底”。而监管部门也积极研究行业特点,并给予了充分的包容,2011年,第一批“支付牌照”发放,支付宝获得首张牌照。2016年8月,第一批牌照企业续牌,并对不同资质的支付企业给出了更明确和细化的监管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支付宝有剪篮球筐底的创新能力和魄力,监管机构(也就是裁判)有充分的包容度和远见,甚至连被冲击到利益的机构(扶梯子的人)也有了创新的动力,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创新与监管博弈、产业创新带动监管创新的例子,而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和模式创新,多亏了这些良性循环的存在。

  与此类似,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领域,对“剪篮球筐底”的包容度已经形成了制度:对可能与现行监管规定不一致的创新,允许以沙箱模型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试点。被称为沙箱模型(Sandbox)监管思路。

  如果当年那个勇敢而充满创新力的人不剪篮筐底,今天肯定不会有NBA精彩赛事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样,如果没有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没有中国监管机构开明包容的监管思路,今天中国也不会有7亿网民,更不会有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