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百年古建筑剪影:陈户纪念塔凝固悲壮历史

2014-07-29 08:30:00 来源: 鲁北晚报 作者:

  ■蔚蓝天空,徐徐和风,告慰英灵。

①中西合璧的窗口设计,是民国时期建筑的典型缩影。

②“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光照人间。

③烈士纪念塔内的楼层设计,完全是原木结构。

④当地文物部门立碑保护红色遗址。

  潮起潮落,近70个春秋过去了,180多位革命烈士奋勇杀敌的英勇精神永驻博兴县陈户镇人心间。1945年5月21日,180多名先烈与日伪军英勇搏斗,为抗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5年5月21日,博兴县委、县政府在现在的陈户村南建“陈户烈士纪念塔”,纪念在陈户战斗中罹难的烈士们。

  纪念塔巍然耸立在博兴县陈户镇陈户村村南,纪念塔早已修饰一新,当时纪念塔的守护人正在打扫卫生,整个园区干净而整洁,在松树的掩映下,显得安静而祥和。

  站立在纪念塔前,我们耳边依稀响起了隆隆的枪炮声……

  1945年5月21日、1945年5月20日傍晚,日军组织惠民、阳信、滨县和博城伪军共5000多人,分三路从博兴县城出动,对我驻陈户、金寨、侨子等村庄的县独立营、区中队、公安局和县党政机关1200多人实施合围,拟定5月21日凌晨发起攻击。5月21日,正是陈户大集。天亮后,我军才发现陈户店西南方向的顾家村一带有日伪军的活动迹象。正在开会的县委书记王效禹立即命令王竹川、李超夫指挥独立营第二连、第三连迅速展开迎敌。

  独立营第二、三连经过与敌人苦战,部分人员返回陈户店村内,同准备最后突围的人员会合。为了吸引敌人主力,独立营协力员王竹川率领第二连从陈户店向西冲杀,第三连与部分民兵武装分别向东北、西北方向冲去。第三连的第一排多次冲杀都未奏效,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王竹川等五人。为了完成掩护任务,他们又冲回陈户店,查看群众转移情况。最后,王竹川在耿家湾身负重伤,用仅剩的子弹、手榴弹击毙9名日本兵后,壮烈牺牲。

  陈户店战斗毙伤日伪军200余人,我方180多人壮烈牺牲。

  1946年5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决定修建陈户烈士纪念塔。消息一传出,群众奔走相告,争先恐后为修建纪念塔做贡献。县政府为了制定出一套精品设计方案,专门让“万兴城”合作社派人到渤海行署聘请了3名设计专家,来博兴县进行选址设计。

  经过详细勘察,确定了设计方案,陈户烈士纪念塔位于陈户村南200米处,西河西村北,坐落在高4米、边长20米见方的土台上面。塔身系青石砖结构,五层八角,攒尖顶式,高15米,边长均4米,正面(即南面)纵排“纪念烈士塔”5个大字。底层建拱形塔门,其余3面各嵌1石碑,分别撰刻战斗经过和烈士的姓名,周围砌砖花墙,高1.5米。县政府决定用最好的材质,选能工巧匠,建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烈士纪念塔,以表达人民群众对烈士的崇敬。同时抽调258名全县一流的木工、泥瓦工、设计人员参加建设,并要求按着历史传统风俗的做法,烧制青砖建造,以体现对先烈的敬重。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大爱之心,整个塔体历经六十七年的风雨考验,没有丝毫变化,烈士安然无恙。

  原有纪念堂的三间房屋,是原来守护烈士英灵的住所。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