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
互联网开庭本不是非互联网法院开庭的常态,却在这个特殊时期,成为了实现开庭、防疫两不误的不二选择。
开庭前,我们有诸多担心……
当事人或者律师能不能接受互联网开庭这一新生事物,操作有无问题?
庭审不够严肃,没有仪式感,法庭秩序怎么维护?
法官能否在线调查清楚,判决裁定能不能及时出具?
今天是互联网开庭第四天了,全市法院网上开庭22次,其中中院10次,我们盘点一下近几日互联网开庭案件进度情况。
当事人能否接受网上开庭?
“这个案子是个离婚的二审,一审判不离,女方上诉。男方是不想离婚的,网上开庭的时候先是说手机没电了,等15分钟以后开始庭审。中间有电话打进来,又申请休庭了几分钟。后来的庭审中,男方同意离婚,一度达成了调解意向,但在庭审结束时候又反悔,没有签字就退出庭审了,这还需要我们后续工作再跟上。
总的感受是,互联网开庭与传统开庭不同,有些新状况是我们在传统开庭中没有面对过的。比如在互联网开庭中,因为隔着空间的距离,不再需要面对面,离婚双方相对没有那么剑拔弩张,调解工作相对好做。但是开庭时,一方当事人临时有事耽搁庭审,就会给法官和对方当事人造成困扰,异步审判成为必要。”
——承办法官 刘伟
“这个案子是一个保险合同纠纷,当事人是浙商保险公司惠民支公司和惠民县一运输公司,标的额不大。假期结束前,惠民县已经有3例确诊病例,疫情和交通管控都比较严,当询问当事人是网上开庭还是延后开庭时,他们表示没有新证据,也不愿再拖延时间,同意网上开庭。2月4日上午开庭,当事人或者代理人都表现出了很高的配合度,在规定的时间打开开庭软件,宣读上诉状、答辩、辩论有条不紊,甚至当庭达成了调解意向。代理人在自己办公室参加的庭审,据他表示,因为节后就有案子开庭,疫情又这么严重,他也很纠结,网上开庭避免了传染风险,也解决了应诉问题,他很支持。今天,调解书已经制作完成,马上邮寄双方当事人。”
——承办法官 邵佳宁
法庭仪式感缺失?
上诉人王某某是一审被告,被上诉人董某某是一审原告。
王某某买了董某某钢筋,给董某某打了欠条,但一直没给钱。
董某某起诉要求王某某偿还15300元。
一审期间王某某未到庭。
一审法院根据董某某提交的欠条,结合其陈述,缺席判决王某某支付董某某15300元。
法官经过沟通,王某某同意二审通过互联网开庭。2月3日上午10点,案件准时开庭。开庭时,他认为还欠董某某8000多元,并非一审认定的15300元。董某某也表示,确实还的多、欠的少。经法官在线调解,王某某于2020年3月15日前支付董某某10000元,如不能按期付款,自愿按一审判决履行。法官当庭出具调解书。
“开庭中确实有一种‘随意’的违和感,略显嘈杂的背景音,偶尔传来幼童的跑跳声,甚至鸡叫声。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这个当事人王某某,一审可能是忙或者对法律程序不了解,他索性就没出庭,但是这次通过手机开庭,不用往返法院,他很自然就接受了,甚至当庭调解了。他摆脱了诉讼,债权人拿到了钱,对他们来说,在仪式感和实质正义的实现上,似乎后者更为重要。”
——承办法官 高国强
法官的审判效率?
这是一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姜某某提交了协议书、工作服、工作牌、支付员工福利通知书等证据证实其与惠民县某纺织有限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作为申请补缴养老保险的依据。惠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1989年-2017年双方劳动关系成立。公司以姜某某系外包的装卸工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裁决。一审法院判决驳回该公司诉讼请求。
1月16日,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立案。2月3日下午,承办法官通过互联网开庭审理案件。2月6日下午,判决书发出。
不因为疫情耽搁庭审,不因为网上开庭拖延审判进度。这是滨州中院民事法官的速度。
“法官的价值,在于将他对法律的理解,通过庭审、通过法律文书,传达给当事人。释法说理的过程,就是法律从纸面直抵人心的过程。互联网开庭,改变的是形式,我们还是要透过镜头,捋清楚这些陈述和证据背后的法律关系,给人们定分止争的力量。”
——承办法官 李添珍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没有办法冲到与病毒作战的一线但个案的妥善处理也能让冲锋陷阵的人们看到在司法的领域有一个安稳的后方程序正义不因疫情梗阻实体正义不因疫情迟延这是我们的承诺!
至发稿日滨州全市法院已经互联网开庭30次,其中滨州中院17次。返回滨州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