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挎包精神 传承农信情怀

2019-03-28 18:40:00 来源: 大众网滨州·海报新闻 作者:

  作者 董霞

  “挎包精神”是什么,是老一辈农村信贷人员数十年间,身背挎包,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上门为农村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奉献精神。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优良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依靠“挎包”精神,农村信用社才与农村的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奠定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基础。

  老一辈农信人用他们的挎包精神为我们赢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如今享受到的一切都是他们当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铸就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守阵地,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成果。同时要兼顾谋发展,创效益,就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信人的“挎包精神”,走到群众中间去,我们要将农村作为我们工作的主战场、根据地,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带上我们的挎包,装上我们的务实之心,装进我们的宣传材料,为农村客户传达最新的金融资讯,讲解最新的金融产品,教他们如何防范各种形式的金融诈骗,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掌握农民朋友的最新动态,做好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在邹平农商银行魏桥支行,就有这么一位客户经理,从事农信工作十几年,把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农信事业,勤勤恳恳对待工作,从农信联社到农商银行,他一直默默奋斗在基层一线,从田间地头,到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了解客户需求,讲解本行业务,根据客户需要,及时送上优质服务。他就是我们行里的优秀员工代表——赵德忠同志,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魏桥镇南辛村有一位养殖户,多年来一直瞄准肉牛市场,一直从事着肉牛养殖行业。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肉牛价格不断攀升,原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却不成想,养殖户大哥却因为这事情犯了愁。肉牛养殖要想抢占市场赚大钱,就必须规模化养殖。但是,肉牛养殖也是一件需要前期巨大投入的事情,从小牛犊到商品牛,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巨大,没有流动资金可如何是好?资金问题困扰了养殖户大哥好久,直到有一天,听说魏桥农商银行有一位信贷客户经理,可以为他提供资金支持,解决燃眉之急。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魏桥农商行,客户经理赵德忠同志热情接待了他,通过耐心真诚细致的交谈,赵德忠同志充分了解到养殖户的需求和困难。

  在了解养殖户的需求和困难后,赵德忠同志立马跟着养殖户回到村里,实地考察了其养殖肉牛的种类数量情况,测算肉牛养殖的可行性,然后走访了街坊邻居,简单了解了他们对于养殖户大哥的看法,侧面观察了作为贷款户他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回到支行里,赵德忠同志加班加点,赶制出关于肉牛养殖贷款的调查报告,确定其还款能力强没有问题,肉牛养殖行业可行后,第二天就联系该客户确认贷款发放问题。

  赵德忠作为一名优秀的客户经理,不仅仅只是管理贷款那么简单,他心系农商行,事事以工作为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天,一名年迈的老者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及老伴的身份证来到邹平农商银行魏桥支行,经客户经理了解,这位老人家住魏桥镇郭辛村,由于老伴前几日犯病住院,瘫痪在床,意识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家里的银行存折也忘记放在了哪里。子女在外务工,家里就剩下二老相偎相依,家中的所有生活开支基本上都靠着政府发放的补贴。存折找不到了,老人心急如焚。客户经理当即向支行领导反映了情况。针对客户的特殊性,客户经理赵德忠提出建议,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但是法不外乎人情,在合规办理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为该客户开辟“绿色金融通道”。为此,赵德忠在请示支行行长后,与另一名同事带着这位老人一同来到医院办理相关手续。来到医院,看见的是一名躺在病床上老人,手上还打着吊瓶。赵德忠将老人扶起坐在病床上,说明来意,征求同意后,为老人填写挂失单据,并让老人按上手印。完成后,又拿出纸巾,仔仔细细为老人擦去手指上的印油。办理完相关的手续后,客户经理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帮助老人办理了银行卡挂失后续所需要的材料。当老人家拿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500元钱生活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紧接着客户经理把老人送了回去,二老感激中流露出的深情为这个冰冷的冬天增添了些许暖意。

  赵德忠从一名信贷员,到客户经理,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一心为您,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发展,传承着老一辈农信人的“挎包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与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经常带着那装满各种笔记本的包,走访商户,外拓营销;走访贷户,贷后追踪。最近,他又多了一项行程——走访农金员。对农金员进行风险排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同时深入了解农金员在村里的情况,积极帮农金员宣传,对其助农设备进行维护。到了农金员的家里,他就与农金员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业务。

  赵德忠说,农村信用社改革,从信贷员到客户经理,名称换了,人没变、服务“三农”的初衷始终未变。农村老百姓是最朴实、最注重感情的,农信社离不开农村的根基,老百姓也需要农信社的支持。老一辈“挎包银行”的农信人在起早贪黑、翻山越岭的走访中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淳朴的感情。我们都是农信人,就必须要重拾老一辈信合人的“挎包精神”, 深入百姓,重新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广大农信人坚守在支农一线,服务县域、扎根农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才是农信人的情怀。

  重拾“挎包精神”, 巩固农村阵地,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农信社队伍优良作风,每一位农商银行的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初审编辑:王亚明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