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挎包

2018-07-03 15:0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徐晓玺

  作者  徐晓玺

  仲夏七月,气温不断飙高,纵然炙烤难耐,农商行里的各项营销活动却势如破竹,节节攀升。作为“农信人”,我有幸能参与到“挎包精神”的活动中,聆听老一辈农信人的故事。

  记忆中的姥爷是忙碌的,孩提时的我曾不止一次好奇姥爷为什么总是提着挎包早早出门,又在翘首以待中望见披星戴月的他回到家中。那时候的我还不懂,那个破破的挎包就是姥爷,确切的说是老一辈“农信人”所坚守的事业和梦想。姥爷提着挎包走村串乡,穿过酷暑严寒,也饱经人事冷暖。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他靠着对农信工作的赤诚之心,靠着服务农村农民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的去争取客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仅仅是我的姥爷,还有太多太多老一辈的农信人,心怀热忱、扎根农村、走进农民、不畏艰难、踏实肯干,才有了今天农信事业的茁壮。

  姥爷在分享中提到,对待客户要帮有爱心,服务热心,讲解耐心,工作细心。对待自身要嘴勤、耳勤、腿勤、手勤。姥爷工作之初,并没有交通工具,背着包到处走,碰到人就要上前与人“拉呱”,拉近关系,以便日后营销。平日里,除了借助各种工具宣传存款以外还要四处打听资金来源,比如哪家嫁女,哪家卖猪;早午晚上门找人,帮助干农活,以此来营销。因此姥爷的工作也得到乡里乡亲的认可,大爷把老伴在世时陪嫁金品兑换人民币存款1200元,乡亲把女儿卖衣服的35元钱交由姥爷存起,还有三年的学生把卖兔子的3元钱存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正是依靠许许多多老一辈“农信人”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成就了当今的累累硕果。

  如今,我也成为了邹平农商行的一员,积极开展着各项营销工作。走进村中,派发单页,宣传存款贷款产品;利用群众跳广场舞的时间进行集中营销;走访村中的中小商户,推广电子产品;利用节假日拍摄理财宣传视频短片。

  营销方式已经不同,挎包里装的不再是算盘和账本,而变成了电脑和手机,但不变的是我们作为“农信人”从事农村金融服务工作踏实肯干的初心。在工作环境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牢记心中的使命,不仅要提起手中的“挎包”,更要背负起我们心中的“挎包”,做一名勤恳、朴实、认真、努力的“农信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明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