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最浓的乡愁——月饼的记忆

2017-10-03 17:1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杜秀峰

  杜秀峰(2017年9月23日写于棣城)

  又快到中秋节,又是一年一度吃月饼的时候了。

  说起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源于唐朝。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记忆中的月饼是家乡公社供销社食品厂制作的大个月饼,圆圆的,金黄色泽的油皮。中秋节临近的时候,食品厂里散发出的香甜气息,隔着半条街就能闻到。后来听说,制这种月饼的大师傅是塘坊糕点岐鸣斋创始人赵凤鸣老先生。

  这种月饼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油皮月饼、馅芯内含果料较多,切开后可看到桃仁、瓜仁、麻仁、桂花、青红丝及各种果料,有的还含有冰糖,吃起来松酥利口、绵软细腻,口感忒好,总之是相当的惹人喜爱。

  在那物质匮乏的60年代,大概因了营养不良的缘故,诸如月饼、点心之类皆是大多数小孩子喜爱的食物。在我的记忆里这些是极珍贵的奢侈品。于是,大家日日盼望新年、盼中秋这样隆重的大节,盼望近门或者亲戚娶亲的喜事来临。只有这些重大的庆典活动,我们才有沾光的份。

  中秋节来临了,去公家买的极少量月饼是用来祭祀神灵和探亲用的。这个时候,母亲自己动手为我们兄弟几个烙月饼。母亲的一双巧手,能把苦涩的日子打理得有滋有味。她在和好的面里放上红糖,做成面点,用桃木做的模具印出好看的花纹,然后放在铁锅上烙。父亲蹲在地上往灶膛里加柴,我们则伸长脖子向锅里张望着、憧憬着。灶膛里红红的火苗亲吻着黑黑的锅底,把面点炙烤出焦黄的颜色,香香甜甜的味道儿散发出来,一直萦绕到今天,温馨滋润着我甜美的记忆。  

  此刻,我的脑海中蹦出这样的字眼:美食该是最浓的乡愁吧。

  前段时间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贵州雷山的苗族女孩父母临行时,女孩与弟弟所做的鱼酱,承载的正是外出者的乡愁。而泉州79岁的程世坤从美国农场回乡所摆的归乡宴,庆贺的正是对乡愁的满足。

  乡愁是一件很具体的东西。“家值万贯,吃不起虾皮拌蒜。”“宁舍车与牛不舍梭鱼头” 是我们临河靠海北部人们最喜欢的美食,这种偏爱的美食是承载乡愁的符号,很多时候都是对自己故乡美食的渴望与思念。

  现在的月饼这么多花样了,我仍独爱家乡的传统月饼——塘坊月饼。

  塘坊月饼的创始人赵凤鸣(字西岐)先生,民国十六年赴天津名店拜师学艺,因其天资聪慧、老实忠厚而得师傅真传,1930年学成返乡并获赠斋号。赵老先生师承天津提浆糕点独特制作工艺,光大其传统配方、原料选优、手工精制特色,一度驰誉鲁北、名扬津南。

  1981年糕点师赵凤鸣先生回到故里重开设塘坊糕点铺,制作糕点、月饼,现在已传至第三代孙辈赵玉森之手。玉森跟我读过书,诚实厚道,做事认真。在他的打理下,昔日食品小作坊成功注册山东塘坊食品有限公司。现拥有高标准配套生产车间2000多平方米,食品形成了鸡蛋面、混酥面两大系列,花色则有蜜三刀、羊角蜜、桃酥、莲花酥、芙蓉酥、金丝卷、京式月饼等50多个品种。“选料精细、制作独特、式样美观、酥脆香甜、久放不绵”是其五大特色品牌,成为鲁北地区规模最大糕点食品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和冀鲁区域家喻户晓的著名美食品牌。近年来,又创新研发低糖低脂绿色新品系,满足了迎合消费群体多方需求。

  近日,偶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小品。看到这样的文字:

  “……卖番薯糕的人是一位年轻少妇,说她来自宜兰乡下,先生在台北谋生,为了贴补家用,想出来做点小生意,不知道要卖什么,突然想起小时候常吃的番薯糕,在糕里多调了鸡蛋和奶油,就在市场里卖起来了。她每天只卖两小时,天天供不应求。我想,来买番薯糕的人当然有好奇的,大部分基于怀念,吃的时候,整个童年都会从乱哄哄的市场,寂静深刻的浮现出来吧!”

  塘坊月饼何不是如此呀!倘若我们身居异地,在明月朗照的中秋佳节遥望沿海故乡时,在祈福家人平安的同时,舌尖上泛起的一定是家乡的味道。

  荣誉:无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棣十佳美食、滨州名吃、名点”等荣誉称号;2015年5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5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明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