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随笔

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泪流满面

2016-01-18 13:52:00    作者:马洁   来源:齐鲁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老人 世界教育辞典 悲悯 资助贫困大学生 办学
[提要]2014年11月26日,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曾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这位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2015年12月13日,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2014年11月26日,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曾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其中,一位拾荒老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让许多网友动容,许多人都为他追求知识的精神点赞。可是,这位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2015年12月13日,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老人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他的遗产震惊了世人。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现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在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老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本应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却生活拮据,还要捡垃圾过日子。原来,老人省吃俭用,把所有钱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老人的遗物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救助报名卡,读之潸然泪下的受助孩子的来信。每封信中,都有受助孩子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韦思浩老人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可是,这些受助的孩子或许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因为老人一直匿名的对他们进行帮助。

  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鞋子和两个破旧的口袋,是老人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象。他的全身行头看起来不是那么地得体,可他的灵魂深处一定是温暖而又明亮,繁华而又纯净。身处在当下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浮世里,精致的利己主义横行其道,而真正的悲悯,仍如流水般涓涓流淌于至善者心中。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是侠的风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士的胸怀,"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是禅的修为。老人是平凡的,可这平凡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勇气与智慧,宽仁与悲悯。韦思浩老人不仅是我们迷茫一代的圣火与希望,更是整个社会的根基与脊梁之所在。

  薪尽而火传,古往今来我们国家从来不缺这种胸怀苍生,兼济天下的草根人物,他们的力量或许像是风中摇曳的烛火,可这火却是生生不熄的。清末民初的武训行乞办学,坚持一生不娶妻室,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被尊奉为"千古义丐"。武训终年59岁,未留分文,万人送葬。他办学的钱是一点一点跪着乞讨来的,他的精神却俨然一道千古丰碑立在人们心间。2005年逝世的白芳礼老人靠着双脚蹬三轮赚的钱全部资助贫困大学生,累计捐款总额超过35万元。老人是目不识丁的,可他却把知识的火种传递了下去,点燃中国未来的希望。

  今天的我们谈起"社会责任"这个话题,总会把目光转移到那些龙头企业,金融大鳄身上,他们鲜衣怒马,奔走呼号固然也让我们感动,可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在底层默默奉献一生的普通人,他们所捐助的资产可能只是一个小数点,他们的精神却是无人可比。如果说陈光标式的"暴力慈善"是注入这个冷漠社会的一剂强心针,那么韦思浩老人这种善举就像是洒在我们心头的一场甘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有一种善让我们追思先贤,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泪流满面。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