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演变史
2015-07-24 15:27:00 来源:大众网·印象滨州 我要评论
[提要]“夜叉”的称谓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在其中是指类半神,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夜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鬼神观念相结合,以食人鬼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成为一种"中国化"的鬼,这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
鬼夜叉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龙宫水府图 元·朱玉
龙王与夜叉 腾冲纸马
沈万三打渔 杨家埠年画
夜叉 北京法海寺壁画
夜叉 明·万历中熊氏忠正堂版画
夜叉城 据明万历三十年刊本《三才图会》
夜叉国 光绪十二年刻本《详注聊斋志异图咏》
印度壁画海怪疲惫地倒在海岸边
印度壁画夜叉与美人鱼
印度壁画夜叉张开大嘴
"夜叉"的称谓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在其中是指类半神,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为生主补罗底耶所生,或生于大梵天的脚掌,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后来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把原先婆罗门教里的许多神化为本教所有,夜叉也被列入,成为守护正法的神,但是有时也以威势害人,后分为两类:一类是守护正法的护法神,一类是害人的恶鬼。夜叉的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夜叉的梵文音为Yaksa,意为轻捷、勇健。若从音译上来看,也可译成药叉、阅叉、夜乞叉等。最早出现夜叉的汉译佛教典籍是吴o支谦译《撰集百缘经》:"为诸天,龙,夜叉,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此为天龙八部众,皆为护法神。汉译佛教文献中,夜叉也以害人鬼的身份出现,并常常与罗刹共现。如《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一:"罗刹夜叉恶鬼等,加被今朝受戒人。"夜叉不仅出现在佛教典籍中,也大量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完全被汉语化,成为妖魔鬼怪的代称。
夜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鬼神观念相结合,以食人鬼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成为一种"中国化"的鬼,这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北宋初年李昉等人所辑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与夜叉有关的记载共二十五条,其中以《夜叉》两卷最为集中,共计十四条。这些笔记小说与野史皆为唐人所作。唐代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士人对佛经非常了解,因而会在自己的书中记载夜叉,将夜叉移植到中土,开枝散叶,夜叉此时已进入民间信仰之中,民众中的佛教徒数量也日益增长。《太平广记》中所记载的夜叉,是唐代民间信仰中的夜叉,已经是作恶多端的"恶鬼"了,并且将鬼神的一些特性赋予了夜叉,使其成为中国化的、本土化的夜叉。在花样繁多的夜叉叙事中,书写者又想到用夜叉来比喻凶残丑恶的人,因此,"夜叉"便成为凶残丑恶之辈的代名词。例如《朝野佥载》:"监察御史李全交素以罗织酷虐为业,台中号为'人头罗刹',殿中王旭号为'鬼面夜叉'。"在这里,夜叉成了酷吏的别称,其狰狞面目不难想见。
从图像来看夜叉,无疑是视觉的宴飨。印度壁画中的夜叉多为胖巨人,憨态可掬,也有的穷凶极恶,面现忿怖之威。夜叉高大的身躯是力量的象征,有的驱策神龙,也有的张巨口幻化为宫殿,其活动环境也多在海上,常与美人鱼同时出现,可见其海洋属性。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夜叉是难以理解的一种神异存在,从神职来看,夜叉与道教里的黄巾力士有几分相似之处。
北京法海寺壁画里的夜叉,已经是典型的中国风格,这里的夜叉作为龙王部卒,跟在龙王身后,其相貌特征为狮鼻虬髯,隐在两支红珊瑚之后,珊瑚旁还有几枚气泡升腾而起,证明夜叉身处海底的环境,这里的夜叉形象尚属平和中正一路,不算骇人,细看之下甚至还能感知其端庄安详,似与佛教壁画的整体叙事风格有关。与此形象出入较大的是元代画家朱玉的《龙宫水府图》,画面内容表现柳毅到龙宫见龙王的场景,柳毅和龙王在龙宫门前互相施礼,画面将这一会面场景定格。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面相凶恶的夜叉从龙宫大门奔出,长嘴似鳄,吐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其吼叫。它身着绛衣,它右手持板斧,左手高举避水珠,避水珠射出白光,把附近的水驱逐开,画面上水波激荡,如云层般腾空飞走。夜叉驱逐了大水,相当于撤去了龙宫的屏障,使书生柳毅得以通行。此处由夜叉的驱水功能来看,夜叉执掌龙宫水府的水道,兼及迎迓、拒敌等职能,在水府体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将佐,是龙王手下的得力臂助,可将其视为龙王的家臣、家将的身份。《龙宫水府图》中的夜叉,已经是民间传说改造之后的夜叉了,此后的龙宫故事里,夜叉的身影不断出现,成为龙宫叙事里不可缺少的一环,龙王出行,也必有夜叉随行,夜叉兼具护法功能,巨齿獠牙的夜叉的存在,也为龙宫故事增添了魔幻色彩。
在传世的夜叉画像中,明万历三十年刊本《天妃娘妈传》中有一帧海夜叉的特写,以夜叉为主角的单幅绘像极为罕见,此幅是例外。画中的夜叉袒胸露腹,鬼面,肩扛令旗,赤足奔跑于波涛之上。这里的夜叉是传令夜叉,民间谓之"跑腿夜叉",专司打探、传令、送信等日常杂务,是夜叉中等级较低者。此外,《天妃娘妈传》中还有不少夜叉形象,其中有一幅,是作为龙王的跟班,执掌伞盖,也是龙宫中等级较低之夜叉。夜叉中可见夜叉进入龙宫叙事体系之后,又有了新的分化,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并不都是作为战将,亦有各类杂役及走卒,这可以看作帝国体制在神话传说上的映射作用,龙宫作为一套运转有序、自成体系的机制,内部僚属职能的分化也就成为必然,夜叉的神性也在职能分化中日渐消减,甚至堕为不起眼的小厮,看来龙宫的差事不好当。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夜叉国》,与神话中的夜叉已经相去甚远,这里的夜叉更接近于岛国土著居民的风貌,或因无名指称该族群,故而借用古已有之的夜叉称谓,其文曰:
广东有徐姓经商者,尝出海经商,遇风,飘行月余,舟没于不知名何地,船上一干人不知去向。徐登岸后躲在草丛中,有人声作鸟语,呼啸而过。忽一状如夜叉者突入草丛,见徐色喜,乃上前负徐而去,藏徐于某洞中。盖夜叉硕大而壮,徐奈何不得,遂听之。及至洞,夜叉去而复返,携食物、水来。遂与徐交合,盖母夜叉也。……居数年,一日秋风起兮,徐有思乡之感,欲归。适有中国船泊于近地,徐即携夜叉并二子登船。时西南风急,船行十数日抵粤。徐登岸后即携妻同子见父母,时翁姑方在堂,见媳与孙惊怖走,盖疑是夜叉来。徐乃温言释之,寻亦渐安。后徐二子渐长,孔武有力,四方闻名,中武举,官至游击,率师平湖南苗乱,其母亦披挂上阵助子,帝佳其壮,有旌节云。
《聊斋志异》里的夜叉形象,应为荒岛土著居民,商人徐生的海船遇难,沦落荒岛,进而与当地野人婚配,更加出奇的是,徐与野人(母夜叉)生了两个儿子,而这两个儿子皆孔武有力,后来随父返回大陆,成为武将,连他们的母亲也受到封诰,最后,蒲松龄以自己所欣羡的功名富贵作为煞尾。这是一个类似于鲁滨逊的海岛漂流故事,足以说明明清海上商业的发达,商人,尤其是海商开始成为小说的主人公,他们发现了海外土著岛民,便惊以为是传说中的夜叉。海商误入夜叉国的故事,自清代开始多见于各类笔记小说,可见海商将这些故事带回了陆地,并广为流传,尔后被文人二次加工。而作为叙述者的蒲松龄,也不敢确认徐生所遇的是不是夜叉,只小心翼翼地说"状如夜叉者"。查阅光绪十二年上海同方书局石印本《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可以看到《夜叉国》一篇的配图:岛上是夜叉的世界,这些夜叉头顶有双峰,疑为古代夜插图中常见的双角的变体,身裹兽皮,一派原始社会景象,徐生混杂在其间,冠带袍服皆是中原文明气象,在野人中间显得局促不安,徐生由此在画面中占据着视觉中心位置。据卷首序可知,该书原为徐润(1838-1911)藏本,书中插图系徐润邀请当时名家所绘,为《聊斋志异》增添了光辉的视觉形象,功不可没,这幅《夜叉国》足见其印刻水准。《聊斋》中的夜叉由神而变为野人,这其间不单单是概念的挪用,更昭示着古典神话叙事在海商时代的崩坏,海商通过航海活动发现的海外土著部落,是对海外世界的新认知,对外部世界的理性认识,正是由此层层叠加而得。时至今日,我们知道,夜叉,龙宫都是不存在的,而古时囿于见知,人们却对此深信不疑。在《封神演义》里,有个龙宫夜叉甚至有了名姓,叫做李艮,他是东海龙王封的巡海夜叉,"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手持大斧",因哪吒在东海边洗澡,李艮前去查看,刚一出场就被哪吒用乾坤圈给打死了。李艮算是巡海夜叉里首个有名有姓的。夜叉也有性别之分,凶恶的女人被称为"母夜叉"。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母夜叉即孙二娘的绰号。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母夜叉"一词的最早的汉语文献资料。
除了文学作品的描摹之外,夜叉的形象还广泛见于民间艺术中,如年画、纸马、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通常作为龙宫故事的附庸,偶尔露出真容。近日幸得朱琺先生惠赠其早年购于腾冲的一帧龙王纸马,此帧纸马为木刻水印,线条锋利,画面中的龙王袍服,举笏,有一巨鱼为前驱。龙王身后是怒发冲冠的夜叉,头发尽上指,双眉则连成一条,眼窝深陷,口阔,腰里系着树叶,更显原始风貌。夜叉手里托举着三股叉,可看做是夜叉的标志性兵器。甚至有民间传说认为夜叉即"夜间执叉者",可见钢叉和夜叉的秘密关系。这幅腾冲纸马以波浪为底,四周杂以飞堕的云朵,更增添了龙王和夜叉的神秘属性。此类纸马用于祭祀,祭祀完毕后焚烧,龙王纸马多见于船家及渔家的祭祀活动,是以纸马的画面多带有浓烈的巫风,这里凝聚着民间的淋漓元气。而在杨家埠清版年画《沈万三打鱼》中,龙王把聚宝盆赏赐给沈万三,就是由两个紫色的夜叉抬着聚宝盆浮出水面,于是沈万三才富甲一方,成为民间传说中津津乐道的富翁。可见,在民间趣味的指引之下,夜叉也可纳福献瑞,成为聚宝盆的秘密托举者,夜叉的形象因明晃晃的金银元宝而显得活泼可爱,戾气全无,原本狰狞可怖的嘴脸也一扫而光。
责任编辑: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