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室的一夜感动
2015-07-07 17:17: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你好,大崔管理段报水位,水尺读数……朱文军”大崔管理段段长朱文军慷锵有力的说道。“你好,簸箕李管理段报水位,水尺读数……王慈利”电话那头,簸箕李管理段炊事员王慈利一字一句的报告着。
目前,调水调沙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局抽调精英力量组建了职能组,为"双调"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惠民河务局的治黄新兵王勇被编入了水情组,他将经历人生中第一次调水调沙值班。枯燥乏味、孤独寂寞、蚊虫叮咬、疲惫不堪,这些感受他将一一尝遍,然而今晚的值班,让他感受最深的,却是来自不同岗位的黄河人那份共同的忠诚与坚守带给他的震撼和感动。
"县局防汛值班很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局值班室是连接管理段和上级部门的重要枢纽,最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就是通过我们这里报告给上级部门的,我们既要对管理段报过来的数据进行校核,又要将数据及时上报给市局值班室。"
"防汛值班是重中之重,要确保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电话打来,要在响铃三声内接起。这是对防汛工作的高度负责。"
"当拿到管理段报过来的数据时,你要对其进行校核,一般情况下报上来的水位是自上游至下游依次递减的。"
听着同事们对他的耐心讲解,王勇倍感责任重大。带着同事们的悉心嘱托以及自己内心难以压抑的激动,开启了第一次值班旅程。
由于流量剧增,现在需每2小时报一次水位。今晚的值班注定是个不眠夜。
老同志主动请缨,站好最后一班岗
23点55分,"叮铃铃"一声清脆的响铃声穿透了值班室的宁静,迅速冲淡了王勇的浓浓倦意。
"你好,崔常管理段报水位,水尺读数0.25,水位18.60,唐广华"
"老唐伯伯,你不是马上要退休了吗,咋还值班呢?"电话这头,王勇新奇的问道。
"段长没安排,我主动要求的呀。工作30年了,这是最后一次守卫黄河了,得站好最后一班岗啊。"
因为是防汛电话,简短的话语后,王勇挂掉了电话。不一会簸箕李、归仁、白龙湾、大崔管理段,相继打来电话。
记录完数据后,王勇开始对数据进行校核:他仔细的对每个数据进行计算,水尺读数0.25,零点高程18.35,那水位应该是18.60,崔常所报数据准确……
校对完数据后,他又对水位进行了分析,符合自上游至下游递减的规律。随后他立马将数据上报给市局。
工作完成后,他想起了那位临近退休的老同志。此时此刻,他应该拖着年迈的步伐刚从坝头走回值班室吧。他把大半生都奉献给黄河,临近退休,思想不松、作风不散、干劲不减,他固有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驱使他在临近退休之际,依旧主动请缨,战斗在防汛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黄河人敬业乐勤的高尚情操。
段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凌晨1点56分,电话铃声如期响起。
"你好,大崔管理段报水位,水尺读数……朱文军"大崔管理段段长朱文军慷锵有力的说道。
"朱段!您忙碌一天了,晚上还值班呢?"
"肯定得值班啊,我得带好头啊,呵呵"
目前管理段面临着工程管理半年检查和"双调"值班的双重考验。白天要顶着烈日,背着几十斤重的打草机,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晚上还要进行防汛值班,这是对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该段段长善体下情、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年轻职工承担起凌晨期间的报水任务,为职工赢得宝贵的休息时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着管理段的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炊事员奉献自己,点亮他人
凌晨3点58分,连铃声都略显疲惫的电话再次响起。
"你好,簸箕李管理段报水位,水尺读数……王慈利"电话那头,簸箕李管理段炊事员王慈利一字一句的报告着。
"伯伯,你这厨师也值班了呀!"
"是啊,防汛抢险是我们黄河人的职责,得人人参与啊。"
王慈利是崔常管理段上的炊事员,每天除了为13个人提供餐饮保障外,还要管理职工菜园。工作强度不大,却要从早忙到晚,典型的"朝五晚九"。"双调"期间为确保职工们伙食保障,他精心管理菜园,并坚持每餐多一道菜,为职工们的体能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夜间还参与防汛值班,为其他职工争取休息时间。这位炊事员是最普通的基层工作者,他朴实、辛勤、憨厚的工作作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者的缩影。正因为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我们的黄河才得以岁岁安澜。
父子兵忠诚守卫,共筑安澜
5点53分,清新的黎明赶走了沉静的夜晚。此刻,王勇已经坐在电话旁,准备记录最新的数据。
"你好,簸箕李报水位,水尺读数,水位……王财亨"
电话刚挂,急速的铃声紧接着响起。
"你好,归仁管理段报水位,水尺读数……王元民"
……
向市局上报完水后,王勇对一晚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了个有趣的事情:今晚,有一对父子兵。那就是王元民与王财亨。这两人分别在两个管理段工作,恰巧排在了一个班上。父亲王元民业务精湛、为人爽快,经常在防汛演习中担任现场指导,是基层工作者中的一把好手;儿子王财亨活泼开朗、谦虚好学,在今年的"双调"期间,主动承担起观测水位的任务。由于新6号坝处于大溜顶冲的危险状况,他主动要求将值班室搬到坝头上。每晚要经历黑暗闷热、蚊虫叮咬的恶劣考验,尽管如此,他依旧默默的坚守着。父子俩相隔30里,为了黄河安危,在漆黑的夜里摸爬于险工之上。这是对忠诚的坚守,是将责任的传承。
8点30分,接班人员准时到来。王勇也圆满完成了值班任务。一夜间,他感受了枯燥乏味、孤独寂寞、也忍受了蚊虫叮咬、身心疲惫,然而这些在他看来却不算什么,因为他被那些坚守一线的治黄人深深的感动着。一夜值班,他收获了对黄河工作的新认识,感悟了惠民治黄人的忠诚与坚守。
当防汛任务到来,不管是段长,还是临近退休的老职工,亦或是炊事员、普通职工,白天他们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夜晚都将成为身形矫健的"夜行者"。这样的转变不仅仅存在于惠民黄河,这是千千万万个黄河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用忠诚的守护捍卫母亲河的安危,用默默无闻的奉献谱写着治黄人光辉的篇章。
责任编辑: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