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随笔

大河儿女的传承

2014-04-29 16:31:00    作者:惠民黄河河务局 曹川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滨州;随笔;大河;惠民黄河河务局;曹川
[提要]近日一部名为《大河儿女》的电视剧在央视热播,笔者坚持端坐家中、定时收看。20世纪20年代,黄河边风铃寨的两大窑主贺焰生、叶鼎三本因斗瓷而结怨,后因有着共同的追求,而联手打破压迫的枷锁、冲出阴谋的羁绊,用自己的“不屈不挠”谱写了属于黄河儿女的壮美诗篇……剧中人物的大河精神,激荡着笔者的心灵,带走了笔者的思绪:观古看今,这一脉相承的“不屈不挠”在新时期大河儿女——治黄人的身上得到了同样的印证,一幅幅鲜活、感人的画面随之于眼前浮现……

  近日一部名为《大河儿女》的电视剧在央视热播,笔者坚持端坐家中、定时收看。20世纪20年代,黄河边风铃寨的两大窑主贺焰生、叶鼎三本因斗瓷而结怨,后因有着共同的追求,而联手打破压迫的枷锁、冲出阴谋的羁绊,用自己的“不屈不挠”谱写了属于黄河儿女的壮美诗篇……剧中人物的大河精神,激荡着笔者的心灵,带走了笔者的思绪:观古看今,这一脉相承的“不屈不挠”在新时期大河儿女——治黄人的身上得到了同样的印证,一幅幅鲜活、感人的画面随之于眼前浮现……

  三九天大堤上、北风狂舞,冰寒似铁。天气条件虽然恶劣,但是树木管护决不能中断。为了让大堤的树木过个“幸福”的冬天,一线治黄人果断放弃了自己的“幸福”——用冻裂的双手为树木穿上“越冬衣”、为树木剪去病死枝,加大巡查力度为树木建立安全防线。三伏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翻滚的热浪阵阵来袭。当人们还在午休、乘凉时,“全副武装”的治黄人早已活跃在清除高秆杂草的一线——汗水在汩汩流淌、打草机在嗡嗡作响,他们一步步前行、一米米推进,用脚步丈量着大堤,用顽强的毅力梳理着大堤的容颜。一段段凛凛寒风中、炎炎烈日下的疲倦征程,一线治黄人用“不屈不挠”增添了大河的秀美,用“不屈不挠”写就了平凡的伟大。

  “七下八上”的汛期是治黄人最紧张、忙碌的时期,抢险训练、防汛值班等已然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当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黄河抢险队员们早已集结待命,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口号、招展的队旗,好似将士出征、四溢着壮志豪情。训练场上,捆抛柳石枕、打桩栓绳、编铅丝笼等科目迅速展开。训练间隙,队员们又在反复讨论、屡屡演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滔滔洪水前,治黄人用飞扬的汗水、饱满的热情,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午夜的钟声响起,防汛值班室里仍然灯火通明,劳累一天的治黄人却不能有片刻的小憩,伴随着电话铃声,认真记录水情、工情数据,及时报送上级……不记错一个数据、不错过电话响起,凝聚着每个治黄人超负荷的工作精力。迎战了一次次大洪水,力保了一个个安澜年,就是治黄人“不屈不挠”的最好印记。

  “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身泥”是机淤工地生活条件最真实的写照,但治黄人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甘愿做风沙中的“舞者”。吸泥船在河中轰鸣,蜿蜒曲折的管道输送着泥浆“巨龙”,舒展着长臂的挖掘机在忙碌中转动……一件件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一项项任务在高质高效地完成。随着拔地而起的淤背区拱卫着坚固的大堤,也标志着勤劳质朴的治黄人凭着“不屈不挠”的黄河精神,再次创造了奇迹。

  虽然时间已过百年,地点亦是跨越千里,但是黄河哺育的代代儿女,却共同传承、弘扬了她永恒的精神。有这种精神为支撑,我们的防洪工程会愈加雄伟坚固、工程面貌会愈加绚丽多姿……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刘仕超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