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湾新说——致春季生产中的“老年军团”
2014-04-11 19:45:00 作者:惠民黄河河务局?路培浩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滔滔黄河,绕河套、夺龙门,一路汹涌澎湃。当行至山东省惠民县清河镇时,河道忽呈南北走向,于拐弯处,有一处深潭,名曰“白龙湾”。历来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小白龙为民造福的美丽传说,为整个风景区增添了一道神秘色彩。
干部带头对新植垂柳“定杆”
受伤依旧坚持工作的杨红岭
科技能手郭俊堂
临近退休一直工作的陈秀全
滔滔黄河,绕河套、夺龙门,一路汹涌澎湃。当行至山东省惠民县清河镇时,河道忽呈南北走向,于拐弯处,有一处深潭,名曰“白龙湾”。历来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小白龙为民造福的美丽传说,为整个风景区增添了一道神秘色彩。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小白龙因触怒太白金星,被发下天界,在此守堤三年,得乡民吕老弯收留颇有善举,后遇黑恶龙,欲决堤害人,遂于之展开殊死搏斗,但终因体力不支,被黑恶龙得逞。众生护堤无望之际,小白龙纵身一跃,化作堤案,堵住了决口,救了众生。于是便有了“小小白龙神通大,黄河不再闹水灾;高高的闸门徐徐开,幸福生活流进来。”的民谣。
时光流转,小白龙护堤救众生的美丽传说流传至今,成为脍炙人口的一段佳话。小白龙这种舍己为人、顾全大局、舍身取义的奉献精神化为一股力量注入了每个沿黄子孙的血液中。如今白龙湾管理段的治黄尖兵们继续肩负起治黄护民的光荣使命,他们用行动传承和发扬着小白龙的精神。
干部先锋带头
火车跑得快,端赖车头带。管理段段长杨中华,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在今年春季生产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冲在最前线:3月21号管理段对险工空白点进行绿化植树,春寒料峭的天气着实打击着大伙的积极性,杨段长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管理面貌,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带着剪刀,独自一人对先植树株“定杆”。大伙看到此情形,也纷纷投入到植树工作中,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大家热情高涨,树坑定位,挖坑,种植,定杆,浇水等工作一气呵成。用时一天完成了100余株黄金垂柳的种植。“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着管理段的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把大半生都奉献给黄河的治黄老兵陈秀泉,临近退休,思想不松、作风不散、干劲不减,用实际行动谱写治黄生涯的最后篇章。依旧保持着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的陈老,经常为管理段全面建设献计献策,同时积极搞好“传、帮、带”,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治黄经验与体会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将自己好的作风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教给同伴们,为治黄事业尽最后一份力。陈秀泉今年60岁,距离退休仅有一个月。身为老兵不做老兵。开春以来,管理段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年近花甲的陈秀泉依旧拖着老迈的身躯战斗在前线。“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这句话他经常挂在嘴边。他用实际行动谱写着黄河人敬业乐勤的光荣篇章。
轻伤不下火线
退伍老兵杨洪岭,今年58岁,在部队服役12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深深烙在他的心里,参加治黄工作20余年里,他一直努力践行和发扬着部队的优良传统。管理段对行道林进行浇水期间,由于春季天气干燥,杨洪岭的右手食指出现严重龟裂,医生建议他近期内不得活动手指。大家都劝他以身体为重,养好手指再劳动。他却“固执”的说:“天气干旱导致林木缺水,必须赶紧浇灌。少个人,就少份力,延误了返青水得灌溉,树木长势就受影响。”考虑到水溅到伤口会导致伤势加重,他草草包扎了伤口,戴好防护手套继续战斗。这种不畏艰辛、攻坚克难的作风深深的感染着大家。
卓越的成绩依旧平凡的工作
荣获“山东黄河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十余项奖励的“技术革新能手”郭俊堂,一生发明无数,为治黄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大家都尊称他“郭师傅”,但他从来不骄傲,身为一名一线治黄工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治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常说:“正因为自己工作在一线,才能切实的发现问题,才会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我热爱一线,是劳动给了我创造的灵感。”春季生产工作项目繁多,工程量极大。郭俊堂同志日常工作不分贵贱,领导安排什么他就包质量的超额完成任务。当管理段交给他修理废旧拖拉机,给行道林浇水的任务后。该同志一大早便开着拖拉机去六公里外的修理站对拖拉机进行修理。拥有丰富修理经验的他,积极配合修理人员,在很短时间内便修理好了拖拉机。等开回段所时,才刚到上班时间,确保了灌溉工作如期进行。
舍小家顾大家
管理段副段长李法水,任职以来一直高标准、严纪律要求自己,以大局为重,不顾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四月初,管理段对院内2800平方米的花卉以及1200平米的蔬菜地进行灌溉,就在同一时间,其家里的农田也急需灌溉。作为管理段日常工作的带头人,他毅然放弃请假回家。而是战斗在一线,带领职工对庭院花卉进行灌溉。他说:“自己家的农田晚两天浇没啥,管理段的花卉如果不及时浇灌,就会延误花卉的生长,影响工程面貌。”他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个治黄老兵对自己工作的坚韧态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白龙湾管理段的职工,大部分都临近退休。他们人老,心不老;年(事)高,志更高!他们倾尽一生只为保护一方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舍己为人的优良传统,续写着小白龙护堤救民的美丽传说。也许这些黄河人就是小白龙的化身吧!
责任编辑:刘仕超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更多新闻:
- 惠民黄河大堤上桃梨斗艳 蜂飞蝶舞2014-04-09 11:06:00
- 心若一动2014-04-09 11:11:00
- 桃梨争妍白龙湾 花香四溢黄河畔2014-04-03 10:43:00
- 吃苦的年纪,远离安逸2014-03-26 17:12:00
- 亲情如海2014-03-06 16:59: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