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胸外科主任刘建伟: “医”路跋涉 揭开早期肺癌神秘面纱

2024-03-22 21:08:00 来源: 滨州日报 作者: 刘蕊

  作为一名医生,刘建伟说时刻感觉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而正是这是责任,让刘建伟对医术近乎痴迷,对工作忘我拼搏,对事业执著追求,对患者同心共情。他说:“能够成为一名被群众认可的大夫,是一件幸福的事。”他用热爱、执著、炽热、痴迷、创新和坚守,用独特的人格魅力,诠释着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患者,他时刻全力以赴

  和很多医生一样,刘建伟从少年时期就有一个“救死扶伤”的理想,“上学时家里有亲人身体不好,当时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成为一名医生,为他们解除病痛。”有了梦想的支撑,刘建伟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跋涉。高考填报志愿,医学院是他唯一的选择;滨州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他进入滨医附院,定专业方向时,他选择了心胸外科。

  刘建伟说,拿起手术刀,走上手术台,相比来说更符合他对医生职业的期待;选择心胸外科,是因为他喜欢迎接挑战。

  成为一名医生,让刘建伟的梦想照进现实,从事了心仪的工作,给了他无穷的动力。刘建伟医生一心扑在医疗事业上,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每天从清晨忙到晚上,加班到深夜,对他来说成常态。

  手术台上的无影灯,成了刘建伟最忠实的伙伴,见证了他与死神一次次较量的过程。在他的手里,手术刀仿佛化作了神奇的魔法棒,为无数患者驱散了病痛的阴霾。他深知,对于等待手术的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因此,不论多么疲惫,只要患者需要,他总是全力以赴。

  有一天,他在即将走上手术台的那一刻突然得知父亲遭遇车祸急需手术,一边是已做好术前准备等待他救治的患者,一边是生他养他深爱着的父亲,他心急如焚。百爪挠心过后,刘建伟平复情绪,医生的责任让他不能离开手术台,在为两位肺癌患者成功手术后,他怀着愧疚的心情赶赴到了父亲身边。事情虽然已过数年,但每当回忆起来,刘建伟仍是满脸动容。

  医无止境,他走在创新前沿

  对患者的负责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刘建伟热衷于学习各种先进医疗技术并且到了痴迷的态度。胸腔镜手术被誉为现代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相对于传统的开刀手术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滨医附院胸外科在全省较早开展了该项技术。为尽快熟练掌握这门新兴技术,为患者去除病痛,刘建伟数次主动请缨,术中给老师、专家当助手,术后将院内此类手术视频拷到电脑上反复学习观摩。到2014年,他已经能够独自熟练操作该手术。

  2016年,刘建伟的女儿因早产放入医院保温箱,经过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在当年年底回到家中。见到女儿,刘建伟悬了数月的心才终于落地。但就在女儿刚回家不足一个月,妻儿都需要他照顾的时候,他又做了一个令人意外又充满敬意的决定——赴上海学习“单孔胸腔镜”技术。该技术能够让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为了这次进修机会,刘建伟已经期待和准备了许久。

  作为一名医生,刘建伟深知掌握这项技术对于救治患者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职业和患者的责任,让他踏上了求知的征程。

  “近在咫尺而又触手难及,魂牵梦萦而又无能为力”,在朋友圈里,刘建伟这样写道。进修期间,他把对妻儿的思念和愧疚全部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他打了鸡血一般,每天早出晚归,心里憋着一股劲,跟着同行学,跟着国内顶尖专家学,终于学成而归。这次进修,不仅让刘建伟精准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在他的带领感召下,滨医附院单孔胸腔镜手术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层级。

  在科室管理上,刘建伟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他作为胸外科科室主任,带领科室医生、护理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胸外科近年来在他带领下陆续开展了“漏斗胸微创治疗术”、“手汗症微创治疗术”、“单孔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保留自主呼吸免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手术”等多种新型手术方式。在他的引领下,年轻医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步,科室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其中,滨医附院胸外科团队自2023年9月常规开展免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技术,这项技术给患者带来更舒适的手术体验。目前滨医附院胸外科已完成一百余例该类手术,涵盖了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楔形切除、肺大泡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胸膜肿瘤切除、手汗症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等手术方式,让家乡父老足不出户,享受到最为微创最为先进的诊疗服务。

  医者父母心,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磨玻璃”、“肺结节”等词语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尤其是由于肺癌的爆发发病,很多人开始关注肺部健康,而刘建伟,是滨医附院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最早关注早期肺癌筛查治疗的医生,如今,他已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只有具备“超前预见”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早在2014年前后,刘建伟就已经开始关注早期肺癌。“当时国内的著名医院已经开展了早期肺癌的诊疗工作,咱们这里相对落后,收治的肺癌患者大多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究其原因,是人们对早期肺癌关注度和重视度不够。”刘建伟说,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早期肺癌开展关注,谈“磨”色变,又称为另一个认识的极端,因此,也导致了个别过度医疗案例产生。

  “和很多癌症一样,肺癌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可以避免放化疗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生存治疗,延长患者寿命。”刘建伟说。

  为消除群众对肺结节的恐慌,本着不过度治疗但不轻易放过一个可疑病人的原则,刘建伟投入到早期肺癌诊疗事业中,他结合自身在外学习进修的心得体会,给自己揽了一个极费力却又不怎么讨好的活儿:每天把院内发现肺结节的胸部CT片筛查一遍,尽量发现每一例可能错过的早期肺癌患者。

  每天一百余条胸部CT,刘建伟看得脑昏脑胀也不敢怠慢。这源于对自己专业的喜爱,源于做一例早癌之后的成就感及难以言表又无人诉说的愉悦,源于看到相当一部分病人发展就是晚期肺癌的心痛与惋惜。

  虽然大部分都不是刘建伟首诊的病例,虽然与患者非亲非故,发现可疑早癌病例后,我刘建伟都会电话通知到病人或家属。患者和家属接到电话后,有的是半信半疑,有的说话很不客气,面对质疑和不理解,刘建伟没有退缩,“这是一名医生的责任与良心,我相信时间和患者的术后病理会给出客观评价。”

  不仅如此,刘建伟还利用业余时间,远赴滨州各县、乡,甚至周边地市为百姓进行免费肺癌筛查和科普教育。几年间,通过他的肺癌早筛工作,数千名早期肺癌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患者生命和一个个家庭。

  2017年,刘建伟联合院内影像科、呼吸内科、肿瘤科及病理科率先推广肺结节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并于2018年牵头成立了黄河三角洲肺结节诊疗中心。

  “哪些小结节需要处理、什么时间处理;如需随访,什么方案更加合理;如果时机成熟,如何以更小的创伤、更大程度保护肺功能实施手术方案;早期、超早期肺癌的预后和长期效果如何……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都会基于规范、精准、创新的理念指导下给患者多学科系统解释。”刘建伟介绍“让我们欣慰的是,开诊以来,在肺结节MDT门诊中,患者带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和恐慌来的,经过多学科专家们的专业分析,很多都是如释重负带着微笑离开的”。

  在刘建伟的推动下,2023年黄河三角洲肺结节联盟正式成立,滨州及周边三十多家医院加入,通过此平台加强联盟成员单位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早期肺癌诊疗技术的规范与创新,为保障黄河三角洲人民健康作出了新的贡献。

  从开放手术到腔镜微创;从传统胸腔镜手术到单孔腔镜;从双腔气管插管到免气管插管;从肺叶切除到肺段肺亚段手术;从有症状的肺部肿瘤到肺癌早筛;从治疗肿瘤到健康管理,刘建伟带领滨医附院胸外科紧跟新技术新理念,为家乡父老健康保驾护航。

  从刘建伟身上,同事和患者们看到的不仅是对医疗技术的追求,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业的热爱;他不仅是治疗疾病的能手,更是传递希望、温暖和光明的使者。

  “从医多年,最大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进步和思考,就肺癌早期诊疗来说,经历了从最初发现单例早期肺癌的成就感,到团结兄弟科室共同进步提高的使命感,再到消除恐慌恰当治疗的责任感,现在的愿景是提高当地肺癌五年生存率,为了梦想,我们一直在路上。”刘建伟说。

初审编辑:刘蕊

责任编辑:卢志强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