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滨州的“大食代” 粮食产业过千亿

2021-06-28 21:28:06 来源: 香港商报 作者:

  2019年,滨州已是全国唯一粮食产业经济超千亿地级市。2020年,《滨州市粮食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出台,对比国内外成功案例,对未来滨州粮油产业发展进行了详尽规划。打造了在全国粮食系统推广的粮食食品产业经济发展滨州模式后,滨州又将如何摆脱现在「大出大进」的低附加值困境,吃干榨净每粒粮食,走进「大食代」?

  一个村庄里的两个「巨头」

  近年来兴起的「玉米(胚芽)油」概念的策源地,便是滨州。西王集团、山东三星集团便是「榨乾玉米最后一滴油」的两个当地龙头企业。

  山东三星集团为国家玉米油产业研发基地、玉米油系列国家标准制修订基地、全国科技兴粮示范单位,其生产的长寿花金胚玉米油被列入「中国好粮油」产品名录。2009年12月,

  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长寿花玉米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1006.HK),成为中国玉米油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这个从滨州市邹平市闯出的「黑马」,让西王村再次成为全国粮油界的焦点。

  让西王村成为焦点的不只是走出了一家港股上市企业,而是,这个小村庄里走出了两个挺进了全国前列的玉米油生产厂家,西王集团便是另外一个。

  在玉米深加工板块,西王集团打造了国内链条最长、附加值高的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并与国家粮科院合作,共同建造了行业唯一的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用以玉米果糖技术研发、玉米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

  用科技榨乾每粒粮食

  虽然截至2019年年底,滨州已经出现了226家粮油加工企业,并有4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但仍存在「中间断档」的现象。

  「目前,全市粮食食品产业仍为『大进大出』的粮油制品原料生产及供给阶段,产品增值的绝大部分溢出到外地。」《规划》中如是表述目前阶段滨州粮食食品产业的境况。同时, 《规划》也指出了滨州食品产业集群中「中坚主体力量不足,亟需充实和壮大」。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滨州开始推动粮食食品产业由「粮食加工」向「食品生产」的路径转型。

  据滨州市有关文件,到2025年,滨州全市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80%以上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粮食原料利用率达99%以上;60%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设有技术研发机构:届时,滨州将利用科技榨乾每一粒粮食,将大部分粮食附加值实现辖内「消化」。

  粮草未动,政策先行

  据《滨州日报》,2020年,滨州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3亿元,与2017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4.9%,佔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3.9%上升到17.2%,规模以上企业由150家增长到160家,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率由3.2:1增长到3.5:1,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为了走进「大食代」,滨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滨州市粮食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打造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二十条意见》《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成立了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专班、食品加工产业工作专班,为粮食食品产业护航。

  在金融政策方面,《中共滨州市委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5个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50年,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生态的」长远目标;《关于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推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2条;《关于支持发展「5+5」十强产业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中拿出真金白银激励企业革新、升级。

  政策引领、龙头带动、科技支撑:滨州「大食代」,已经愈来愈近。(孙珂 侯宝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金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