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仕超
我市渔业经济发展以实施重大发展项目攻坚突破为指引,不断延伸“虾贝虫藻”生态养殖链条,全力打造全国优质水产基地,持续赋能传统水产业。2020年,全市实现新建工厂化养殖车间7.87万平方米,改造标准化池塘6.721万亩,推广内陆对虾“135” 模式4.5万亩、沿海对虾分级养殖15万亩,前三季度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31亿元,预计全年实现182亿元。
积极争取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0年,我市各级立足当地实际,加强政策、项目、资金扶持,积极争取和实施重大项目,有力推进了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3月6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市发改委上报“三农”领域补短板渔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储备库项目,共上报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全国沿海渔港建设工 程 、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 、现代种业提升建设工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现代渔业园区等6类22个储备项目。
3月9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组织协调沾化区冯家镇申报创建农业产业强镇,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创建,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市还提报了博兴县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水产品)保险项目,拟开展南美白对虾农产品保险试点工作,获得省财政厅批准实施,参保养殖面积10004亩,保费金额 600.24万元;申报了岔尖渔港升级改造项目,获得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实施,将配套专项资金 2000万元;批复实施了滨州市2020年渔业油价改革财政补贴一般转移支付项目,下达财政扶持资金 3906万元,其中包含渔业增殖放流资金1740万元。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积极做好 “双招双引”工作,2020年调整充实水产招商队伍,编定了水产产业招商引资“三图三库 ”(水产产业链条延伸图、市水产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图、水产业生产研发分布图,水产产业招 商项目储备库、水产产业招商对接联络库、水产产业招商载体资源库),印制了《2020年水产产业招商手册》,先后组织外出招商7次,对接企业11家。目前,已到位项目7个,到位资金 108074.38万元。该局针对通汇、友发、昶昇、龙润、三荣、海阔、天恒、博翰堂等8个已落地开工项目,全力做好开工建设、生产运行等方面跟踪服务,积极争取合作企业在我市后续投资 ;针对沾化万联工厂化养殖 、力诺光伏渔业、亚世投资等在谈招引合作项目,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洽谈沟通, 力争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工建设。
打造“中国生态盐田虾之乡”,引领滨州渔业品牌提档升级
我市以全省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和“滨州对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依托,全力打造“滨州生态 盐田虾”品牌,引领推动滨州渔业品牌提档升级。
2020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邀请中国渔业协会专家到滨州实地考察对虾养殖情况,以盐田对虾的生态品质为第一产品要素,制定了盐田虾放养密度不超过2万尾/亩、 养殖产量控制在400斤/亩以下、鲜活饵料占比不低于60%的养殖标准,有效提升滨州盐田虾特色产业发展层次,滨州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 “中国生态盐田虾之乡”称号。9月份 ,第一届中国·滨州对虾节暨生态盐田虾文化节成功举办,通过开展生态盐田虾“捉、戏、品、观”等活动,滨州“生态盐田虾”产业名片进一步擦亮。
为切实助力滨州渔业品牌创建,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品牌宣传推介活动。2020年组织8家企业参加福州渔博会线上展播,并做好了线下展会的筹备工作;组织冯家镇和渤海水产参加“ 食域滨州”品牌线下体验展销活动;组织友发、海城、 渤海水产、三一等重点企业参加厦门国际海鲜展;在青岛市举办了滨州市现代海洋产业和名优农产品展销会; 组织渤海水产、友发、正海、海城、海缘及博兴县渔业协会加入了中国渔业协会品牌分会。
2020年,全市新申报无公害水产品8个,复查换证无公害水产品82个;“滨州文蛤”“滨州金蚝”“沾化蛤”“沾化三疣梭子蟹”“沾化渤海毛虾”等5种产品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认证。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
为深入落实十部委《关于加快推 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和省农业农村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 山东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的通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滨州市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全市各级多措并举,有效推进了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我市严格按照《滨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要求和标准,进一步跟踪落实全市三区养殖底数,优化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用途管制;开展了水产健康养殖示 范创建,验收和复查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处、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处 ;印发了《关于深入落实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
我市深入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2020年全市合计投放各类水产苗种 7.39亿单位生物量,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水生态平衡的意识。争取了增殖放流省级以上资金1840万元(含中央资金100 万元),在渤海湾南岸滨州近海海域和市辖区、惠民县、阳信县等内陆城市水系实施海水增殖放流和放鱼养水活动,实际完成投放各类水产苗种 64103.107万单位生物 量;争取了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193万元,投放半滑舌鳎苗 种(≥50毫米)31.93万尾、缢蛏苗种(≥20毫米)9988.71万粒;开展社会义务放流活动,现场投放半滑舌鳎 苗种(≥50毫米)37.32万尾。
同时,在“世界环境日”“全国放 鱼日”“世界海洋日”等重要节点,我市开展了“经略海洋向海图强” 2020·主流媒体滨州海疆行活动启动仪式暨滨州市2020年“全国放鱼 日”等活动;开展了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直机关工委、市城管局、文汇社区、光明社区等党组织“放鱼养水保护生态”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检打联动”保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通过推行农产品产地合格证制度、严格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0 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滨州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在线上线下大力宣传,督导各县(市、区)认真组织实施,将全市152家渔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养殖大户纳入了试行主体名录库,全市水产品监管人员及渔业生产主体参加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培训。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开具食用农产品(水产品)合格证12683份,41087吨优质水产品带证上市。
2020年,全市完成全部各类水产品抽检任务497个,覆盖产地水产品、市场水产品 、水产苗种药残和疫病、捕捞水产品、贝类产品、渔用投入品,水产品及水产苗种监督抽查合格率 100%。其中,省级水产品及水产苗种监督抽查106批次、市级水产品及水产苗种监督抽查100 批次、省级产地和市场例行风险监测67批次、捕捞水产品风险监测15批次、贝类划型风险监测82批次、渔用投入品风险监测21批次、水产苗种疫病监测54批次,国家产地水产品监督抽查40批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12批次,未发生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施水产品质量追溯试点项目,完成对虾、海参等水产品快速检测120批次,更新完善养殖单位信息254条,全部上传滨州市海洋渔业养殖企业网格化监管平台。
按照《2020年度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方案》,全市各级积极行动,有效打击了各类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 添加行为。在央视“3·15 晚会” 曝光某地养殖业户违规使用投入品情况后,省督导组联合我市 市县两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全面摸排了全市海参养殖生产情况,累计出动省、市、县检查人员53人次,检查海参养殖面积约1000亩,育苗水体6000立方左右,纠正不规范记录1处,抽检海参产品2批次,底泥2 批次,水质2 批次,未发现违规使用渔用投入品情况。在7月下旬至8月底水产养殖重点时段,开展全市水产养殖领域规范 监管集中督导检查工作,对发现的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不 全、不按规定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问题限期整改,并列为重点巡查对象,进一步提升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规范了渔业养殖生产行为。
同时,为切实保障渔民权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食安委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假冒 伪劣产品专项治理等活动,组织 各县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以水产苗种、渔用投入品使用及侵犯地理标志等为监管重点,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坚决遏制假冒伪劣渔资进入养殖环节,防范坑农害农行为发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