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以丰厚的历史积淀 打造孙子文化旅游品牌

2019-09-22 20:51: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走进孙子兵法城。 

     

  大众网·海报新闻滨州9月22日讯 山东省惠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曾哺育了享誉世界的兵圣孙武等名人先贤,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鲁北首邑”“燕齐门户、神京锁钥”之美誉。9月20日,“山东优质文化旅游产品网络媒体采风行”抵达滨州惠民的孙武古城旅游区,在孙子兵法城感悟传承千年的兵学哲理,在武圣园欣赏鲁北民俗,在千年古城武定府衙感受府衙文化和汉王宫文化的历史遗存。 

  孙武古城旅游区是以宋代武定府古城遗址为基础,以孙子文化为主题,通过7.2公里的护城河环城水系有机串联,融入了兵学文化、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主要包括“华夏兵学第一圣殿”孙子兵法城,以千年古城墙与护城河为依托的古城公园,将武定府文化、汉王府文化、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暨武定府衙,园林式景区武圣园,在孙武祠旧址基础上恢复建设的孙子故园等景点。 

  在华夏兵学第一圣殿感悟孙子兵学奥妙 

  孙子兵法城是孙子故里惠民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充分挖掘弘扬孙子文化而修建的秦汉式大型园林建筑群。 

  孙子兵法城按照《孙子兵法》一至十三篇的顺序,采用一篇一殿的方式,全面展现了孙子深奥莫测的兵法思想,使游客在游览中深刻体味到传统兵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院落中的东西厢房展示三十六计的精彩内容,从“瞒天过海”到“走为上”,战例惊心动魄,计计扣人心弦。游客可以通过游戏直接参与到三十六计中,在趣味中领略到兵学鼻祖孙子的兵学奥妙。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孙子兵法城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墙遗址为依托,以“和平、战争、智慧”为主题全面展示博大精深、享誉中外的《孙子兵法》兵家智慧,被誉为“华夏兵学第一圣殿”。是继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之后我国第三大庭院式人文景观,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两圣人”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武圣园欣赏鲁北民俗文化 

  在武圣园欣赏鲁北民俗文化采风团第二站,来到了武圣园景区,参观鲁北民俗文化博物馆。 

  惠民鲁北民俗文化博物馆是以传承、保护惠民县乃至鲁北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主旨,以收藏、展示民俗文物、调查民俗事象、研究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博物馆。 

  馆内藏有战国至今的万余件民俗文物,现已展出5000余件精品文物,包括:恐龙蛋化石、老挝大红酸枝床、清代船、汉代瓦当、清早期四轮木车、清末两轮木车、秦砖汉瓦;明代大户人家的上马石,栓马桩;各种先民使用的农具等,陈列具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介绍了惠民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俗文化。 

   

  采风团第二站,来到了武圣园。 

  缤纷异彩、琳琅满目的一件件艺术佳品,是一个时期人们的雅兴情趣和意境追求的记录写照,领悟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灿烂文明,更是令人不可量化的精神食粮和教材示范。自对外开放以来,惠民鲁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已累计接待观众5万人,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宣传和教育的核心功能。如今,惠民鲁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已成为鲁北地区的重要文化标志,也是人们认识鲁北、了解鲁北的窗口。 

  在千年古城武定府衙感受府衙文化和汉王宫文化 

  浏览完武圣园,采访团来到了千年古城武定府衙,感受府衙文化和汉王宫文化的遗存。 

  

  据解说员介绍,武定府以宋代的古城墙为依托,肈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当时为棣州州衙,明洪武六年(1373)改棣州为乐安,明宣德元年(1426),平定汉王朱高煦以后,改乐安州为武定州,直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为府,逐为武定府。 

  武定府衙是集合复原原武定府与汉王府而设计,前身是明朝初期汉王朱高煦的王府,当时有许多地方违规制建设。府衙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独特,是其他府衙无法比拟的。 

  景区中路建筑有大门、仪门、德政堂、退思堂、昌华堂、怡然堂,展示知府判案和明代汉王及家眷的后宫生活场景;东路建筑有财神庙、土地庙、同知署、寅宾馆,其中土地庙、同知署、寅宾馆现为渤海老区革命机关旧址。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西路的建筑有通判厅、西花厅以及亭台水榭等汉王宫的后花园。景区涵盖了王府文化、红色文化、官府文化,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建筑。 

  据了解,武定府衙积极探索和拓展研学旅行课程,通过“穿越之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与研学的深度结合,发掘惠民文化旅游资源,让游人在研学活动中真正地感到游有所学,学有所用。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单建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