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民俗技艺 邹平村民卖车复原消失20余年龙灯

2019-05-08 21:14:00 来源: 大众网滨州·海报新闻 作者: 韩金枝 李露

  

  孙道亮接受记者采访

  

  威武大气的龙头

  

  用来制作龙身的竹圈

  

  制作完成的龙身

  大众网滨州·海报新闻5月8日讯记者 韩金枝 李露)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邹平市孙镇的龙灯由于龙身放满了蜡烛,夜晚耍起来的时候,忽明忽暗,又称“火龙”,龙头近似圆形,大气威武,气势磅礴。邹平市孙镇龙灯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老一辈人相继离开,孙镇的龙灯制作及表演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一度消失20多年。38岁的孙道亮,为了能让老百姓在传统节日里能重新见到消失已久的龙灯,不惜卖车筹钱,与父亲和曾祖父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耗时4个月,重新复原了龙灯,让这门传统手艺和民俗表演得以延续。

  孙道亮是邹平市孙镇村人,幼年时每逢过节,都会看到孙镇村特有的“火龙”表演。“在我读中学时,我爬到房顶,在50米左右距离看到了火龙的表演,火光忽明忽暗,非常震撼,就像真的龙一样,从此在我心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记。”孙道亮说。孙道亮的曾祖父、父亲曾经都在村里参与过龙灯表演,也制作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老一辈人相继离开,龙灯制作及表演也渐渐地淡出大家的视线。

  三年前,孙道亮心里对于火龙的热爱再次被点燃,“这么好的演出和制作手法,不能让它消失。”孙道亮一拍胸脯,决定与自己的父亲、曾祖父共同来复原记忆里的火龙。

  龙灯制作完全出自手工,以前一条火龙的制作,大概需要村里百号人参加,耗费1个月左右时间。现在仅靠几个人,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加之没有模具可以参考,制作龙灯的很多材料也已经买不到,龙灯的复原只能凭记忆边摸索边制作。为了复原龙灯,孙道亮、曾祖父及父亲,前期筹备了一年多,耗时费4个月才把龙灯复原。复原龙灯花费了孙道亮7万余元,因前期费用不足,孙道亮甚至卖掉了自己的车,最终顺利完成了龙灯的复原工作。

  “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项表演,这就是让我重新复原火龙的最大动力。”孙道亮说,只有真正见过火龙表演的人才能明白当时的震撼。为了更好地把龙灯制作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孙道亮把制作龙灯的过程全部用影像资料记录下来。现在舞龙灯已经成为孙镇的固定节目,每到传统节日,舞龙灯都会作为保留节目为群众送去欢乐与祝福。孙镇龙灯夜晚演出效果最好,隔着五六十米的距离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条龙灯在半空中飘荡,时而不断翻滚,时而盘成一圈,火光忽明忽暗,在喜庆节日里为群众送去吉祥、和美的祝福。

  “这两条龙灯身长21米左右,每个龙头重32斤,每条龙灯身上装有32个转芯,290个竹圈,舞龙表演时暂定24人,引龙2人,剩余22人除龙头、龙尾各两人外,其余各龙节皆为一人。”孙道亮告诉记者,现在复原制作的两条龙灯比之前的龙灯质量更好,更加完善、精巧。龙灯的材料大部分选用竹子制作,为了让龙灯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孙道亮自费跑到南方寻找到韧性好的南竹。以前制作龙灯的材料没有太多讲究,龙灯的重量可达到200斤,现在改善后,龙灯仅重80余斤,大大减轻了舞龙人的压力。

  孙镇龙灯采用纯手工竹条编制,通过圆环交叉捆绑作为龙身,增加了龙身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龙灯最重要的环节是“灯”的制作,龙肚子里镶嵌悬挂蜡烛系统,蜡灯安置模仿了陀螺仪的原理,确保龙灯在舞动时蜡烛始终保持向上位置,不会因倒立而熄灭或掉落引燃龙身龙衣,确保了龙灯使用的长久性,这也是孙镇龙灯最出彩、最具特色的地方。

  孙镇龙灯结构严谨,传承了近千年的古老的制作技艺,保证了龙灯舞动的合理、合格,再加上最原始的舞龙要领,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孙镇龙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其中,来认识和学习龙灯的技艺,学习老一辈的手艺,让这份濒临消失的‘龙灯’,可以继续传承下去。”孙道亮说。

初审编辑:卢志强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