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镇逆袭成为“中国厨都” 兴福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推产业发展

2018-09-28 20:2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淋凡 付迪 王亚明 张爽 苏建军 吴雪颂

采访团记者参观厨具展厅

  大众网滨州9月28日讯记者 于淋凡 付迪 王亚明 张爽 苏建军 吴雪颂)博兴县兴福镇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厨房用品生产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铁批发加工集散地。二十多年前,民营经济的“兴福现象”让古镇兴福闻名于世。9月28日,“改革开放立潮头 滨州奋进新征程”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滨州行采访团探访了这个素有“中国板材之乡”、“中国厨都”之称的鲁北小镇。

讲解员向采访团记者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绿云灶

  走进兴福,原先路两边敲敲打打做厨具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现代化的流水线。

  兴福镇的厨具产业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的兴福镇是远近闻名的贫困镇。1983年开始,兴福镇先是出现了几个靠厨具加工业迅速致富的大户,此后,一户带几户,几户带一村,个体私营企业红火发展起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破解设备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因素,众多家庭作坊式企业走上了由分散向自愿联合、规模发展之路。1991至1993年,兴福镇经济每年以60%的速度递增,农村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家庭启动、市场牵动、小区带动、政府推动”的社会经济新机制,这也就是被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概括的“兴福现象”。如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兴福镇依托产业优势,整合内外资源,深化政商互信,做强实体经济,实现了规模由小到大、布局由散到聚、民生由穷到富的华丽转身。

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展厅

  在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偌大的车间只有几十个工人在生产线上加工工件。记者近距离目睹了一张厨柜门板的加工过程,一名工人按下按钮,放入钢板,其四个边分别被折出不同尺寸样式的凹槽,从放入原材料到取出用了不足1分钟。“这个设备是从意大利引进的萨瓦尼尼折弯系统,一台400多万元,公司共引入了8台。虽然在智能制造上投入了几千万,但产生的效果也显而易见——生产效率是普通折弯机的6倍,产品的精细度也有了质的提升,企业用工大大减少。”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维业向记者介绍。

工人在生产线上加工工件

  “这个绿云灶是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炉头采用预混技术,天然气耗气量比传统炉灶节省50%,热效率达到60%,比传统灶具高1倍,炉头工作噪音仅60分贝。另外智能显示屏、独立观火孔、倾斜式直炮台,是对普通灶台的优化改进。”张维业告诉记者,目前控制绿云灶的APP软件已开发完毕,届时通过手机就可以同时控制多台设备,实现智能化、精准化控制。

  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通过技改投入换来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模式,是兴福镇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历史机遇,向绿色智造转型的一个缩影。

工人控制萨瓦尼尼折弯系统加工板材

  记者了解到,在这片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有商用厨具企业1732家,板材贸易及加工企业943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厨具产业总产值占到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板材产业总产值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厨都”、“板材之乡”和“会展名城”。得益于此,诸如“国家级厨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山东省综合实力十大领军强镇”“山东省最具投资潜力十佳乡镇”“山东省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中国淘宝镇”等殊荣也花落本土。

  目前,兴福镇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历史机遇,创建国家级厨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投资23亿元筹建占地1平方公里“中国·兴福智慧厨都”中小企业孵化示范区,推动制定厨具行业团体标准,打造“中国智慧厨都 山东兴福制造”品牌,推进板材产业智能化进程,助推产业融合发展,谱写“新兴福现象”的华丽乐章。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