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9月10日在滨开幕 这些项目请认知

2018-08-21 08:06:00 来源: 滨州日报 作者: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我市举行,比赛设珍珠球、毽球、蹴球、射弩、陀螺、押加、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10个竞赛项目和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3项表演项目。

  今日,滨州网特推出山东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解读以飨读者。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珍珠球

  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是满族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由满族先祖采珍珠的劳动演变而来。

  满清入主中原后,在东北的乌拉地区设立了乌拉总管衙门,负责向朝廷进贡当地特产,流经乌拉地区松花江中的珍珠粒大、色美、品质好,被称为“东珠”。紫禁城中的皇爷贝勒、格格娘娘都以“东珠”作为装饰或者入药。“东珠”深受朝廷贵族的喜爱,因此无论大小都要进贡朝廷,也由此带动了当地采珠业的发展。采珠人被称为“牲丁”,领头的采珠人被称为“珠轩达”,每年深秋“珠轩达”便会带领“牲丁”在河中采蛤蚌取珍珠。在采珠的过程中,各“珠轩达”之间有竞技之意,往往互相之间进行比赛,看谁采的又多又快。“珠轩达”手下的“牲丁”为了求快,站在船上将蛤蚌扔到岸上“牲丁”的篮里,如果配合的好就会加快速度,得到“珠轩达”的奖赏,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扔蛤蚌的体育活动。之后,这项活动进一步发展演化,满族人民在狩猎、打渔、采珍珠之余,在陆地上会以绣球代替蛤蚌,互相投掷到对方的鱼篓中,为了表示深水釆蛤蚌的艰难,他们还设置了“蛤蚌精”的角色来阻挠采集珍珠之人。这样,源于满族人生产生活的“珍珠球”运动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规则和战术,成为了具有民族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珍珠球运动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温婉,相反其是异常激烈的。珍珠球在水区的运动与篮球、手球运动有一定的共性,而在封锁区持拍防守队员又具有足球守门员和排球拦网队员的特点,运动员需要不停的运用加速冲刺、急停、转身、变向变速、突破过人等大强度身体动作来配合全场快节奏的攻防战术,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柔韧性等都要求极高,也因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在1991年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毽球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体育、游戏运动。经过几千余年发展逐步演变而来的。宋人高承所著《事物纪原》记载:“踢毽子,蹴鞠之遗事也……”。由此踢毽子源于古时蹴鞠,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

  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踢毽子是以足球的脚法进行的体育活动,器材名称叫毽子(毽球),是以金属或者橡胶为配重毽托,把鸟禽羽毛配置到毽托上便是毽子成品。有鹅毛毽、鸡毛毽、皮毛毽、纸祭毽、绒线毽等。主要技术有盘、绷、拐、磕踢、勾、踩(踏)、拨、搓、切、削、肩压、头攻等基本技术。

  随着花毽运动的普及,毽球逐渐在花毽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成为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1984年,原国家体委将毽子(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组织了全国毽球邀请赛。在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毽球被列为正式比项目。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蹴球

  蹴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是我国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

  蹴鞠原有二十五法,踢石球只是其中一法而已。关于踢石球,在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有过这样的描写:“培铭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这里写的踢球,就是踢石球。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溥任,从小在醇亲王府中生活,他曾见到过太监踢石球,踢的方法是先用脚尖踩住球,然后用力向前踹,以击中对方为胜。可见,踢石球均是用脚底“踹”球,不是我们看到的类似足球运动的踢球,这种独特的用脚底蹴球的方式和动作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踢石球游戏经过挖掘整理后,在成为正式群众比赛的运动项目时,用了“蹴鞠”的“蹴”字,定名为蹴球。蹴球比赛在一块十米见方的平整土地上进行,参賽者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或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分,所蹴之球为直径10厘米的硬塑料实心球,分为红蓝两色。因为蹴球的竞争赛规则类似台球,所以蹴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

  蹴球的比赛场地为正方形,四角设有开球区,中间有一圆圈用于摆战术球,场地设置颇有“天圆地方”的哲学意味。运动员在比赛时,一招一式之间尽显智慧,需要控制击球的方向、力量和节奏,布局球摆设的位置,谋划击球的顺序等。在1999年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統体育运动会上,蹴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射弩

  射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使用者以苗族居多。民族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叫做土弩,是用木头和竹竿手工制作而成的,当时的人们用它作为狩猎的工具。因为弩击发无声,射击的精确度高,并且可以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既可以用它来射鱼,也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苗族的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备弩箭,自幼习射,还常常进行比试,后期广泛用于军队征战。

  苗族男子一般在10岁左右练“娃娃弩”,可射10米远的目标。他们托石块或用绳子捆上砖头等重物吊在手腕上,以增强臂力。他们还瞄准从山上滚下来的圆木轱辘进行移动目标射击,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就参加射野兔、野猪等活动。现在的苗族地区在春节期间还会进行射弩比赛,射得最准的人会得到奖励,与此同时也会受到苗族姑娘的青睐。

  射弩运动不仅在苗族人民中十分盛行,傈傈族、苦聪人、黎族人也都有射弩的传统,傈傈族还有“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人!”的谚语。

  随着射弩运动的发展,射弩比赛中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弩,也就是现在的民族标准弩。以前由于比赛规则滞后,民族弩和标准弩的选手混在一起比赛,为了使比赛更加公平,到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統体育运动会时,开始将民族传統弩和民族标准哥分为两个组,分别竞赛。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陀螺

  陀螺,又叫“打陀螺”、“打老牛”,是青少年较为熟悉的玩具,也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如今这项古老的运动已经风靡世界,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

  我国有关陀螺的最早记载在宋朝,有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叫“千千”,“千千”是一个长约3公分的的针形物体,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拧着旋转,看谁转的久,是当时深宫中的妃嫔宫女打发时间的游戏。而“陀螺”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明代刘侗、于奕正《帝经物略·二春场》记载了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由此可见,明朝时期陀螺已经作为名词出现,而当时的陀螺也已经成为了民间儿童的普遍玩具。

  时至今日,陀螺依然受到人们的欢迎,它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身,看似在玩,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健身了。每一鞭子抽下去,浑身上下都得到了运动。想让陀螺转得又快又稳,需要有强健的身体,还需要有高超的技巧。

  陀螺形状各异、玩法多样,深受彝、壮、佤、瑶、傣、黎、畲、白、基诺、拉枯等少数民族的喜爱,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比赛项目,自此陀螺逐步由民族民间游戏登上了中国民族体育竞技的大舞台。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更名为陀螺。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押加

  押加其实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就是两名比赛者分别趴在场地两端,二人的脖子上套上同一根长绸布,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拉爬,拉过指定区域者即为胜出。押加在藏族地区最为流行,因此也叫做“藏式拔河”,藏语名为“浪波聂孜”,意为大象的脖子。

  藏族人民因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将大象视为吉祥之物,崇拜大象的力量,加之这项运动拉爬的动作形如大象,因此这项特殊的拔河运动也叫做“大象拔河”。

  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押加比赛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来源于牛拉犁时奋力向前的劳作过程。据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在攻打达惹、罗宗国后返回途中,发现上千头的牦牛,便采取这样的拔河方式对其进行分配。他下令百姓每人能拉多少就得多少,从而使许多贫苦百姓有了生计。为了纪念格萨尔王,草原上兴起了这项体育活动。

  现在的藏族地区,押加比赛的开展仍然很普遍,节假日时各地都会进行押加比赛。农闲时,在牧场或田间,人们把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或进行比赛。因为押加比赛的规则、设备较为简单,较好实现,加之又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使得这项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易于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板鞋竞速

  板鞋本是广西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具,即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木板拖鞋,称之为“板鞋”,通常称“木屐”。

  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民间对于板鞋的传说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百色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让三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长板鞋一起跑步,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战斗素质大大提高,斗志高。

  涨,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南丹县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相袭成俗,流传至今。

  板鞋竟技是一项集群众性、娱乐性、竟技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健身娱乐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运动时步调一致,行走灵活,协调自然。民间传统的三人板鞋竟技内容包括集体舞、板鞋秧歌舞、板鞋攀术等;同时三人板鞋的技巧性也比较强,如板鞋竞賽、板鞋抢粽粑、板鞋戏水、板鞋抢水球、板鞋抛绣球、板鞋踩气球等,所有的运动都需要比赛者的齐心协力和默契配合

  2007年,三人板鞋运动正式成为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并根据比赛的特点定名为板鞋竟速。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少数民族武术

  中国武术在国际上被称作“功夫”,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武术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被视为中华文化之精粹,又称国粹。

  我国少数民族武术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狩猎或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少数民族先民们最初习武是为了对抗凶猛的野兽,以求得自保,后来武术又成为了一种军事技能,现在的少数民族武术已经集健身活动以及表演技艺功能于一体。

  少数民族武术的比赛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根据比赛人数和性别,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男子组和女子组进行比赛。

  拳术是武术中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中国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这些主要流派被称为“拳系”中国武术至少有七大拳系,即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极、形意、八卦。除此之外,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武术,无法包容在这七大拳系之内。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武术器械就是这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这十八般武艺就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由于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关于“十八般兵器”的解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斧、铖、钩、叉、鞭、锏、锤、撤、镋、棍、槊、棒、拐、流星锤。它们也是古代兵器(约有四百多种)中在实战时最常用的一部分。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民族式摔跤

  摔跤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摔跤的雏形—角力。据考证,我国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摔跤运动,摔跤在我国古代叫“角抵”,又名“角力”,后来称“相扑”,近代才叫“摔跤”。

  民族式摔跤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郁,自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摔跤就成为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是元老级的竞赛项目。民族式摔跤包括博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族式摔跤)、北嗄(藏族式摔跤〕、绊跤(满族、回族式摔跤)以及希日木(朝鲜族摔跤)六个跤种。

  蒙古族的摔跤极富盛名,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它是蒙古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在那达慕大会上,“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

  按蒙古族的传统要求,搏克选手上身穿的是牛皮或帆布制成的“桌得戈”(紧身半袖坎肩),“卓得戈”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样,腰间系红、蓝、黄三色绸子的“策日布格”(彩带),下身穿肥大的“班泽勒”(跤裤),“班泽勒外套一条绣有吉祥图案的“淘术”(套裤),脚蹬“果特勒”(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颈上佩戴着“将嗄”(五彩绸缎制成的项圈),标志着搏克手的实力和荣誉。

  且里西是維吾尔族式摔跤,广泛流传于喀什、和田、阿苏克、阿勒泰、吐鲁番、哈密等地。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必须先抓好对方腰带,裁判员发令后,比赛即开始。比赛中,运动员双手均不得离开对方的腰带去抓握对方的其他部位,运动员可用扛、勾、绊脚等动作将对方摔倒为胜。比赛按体量分级别,采取三局两胜制。

  格是彝族式摔跤,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北彝族地区,当地人们利用农闲、假日、节日开展摔跤活动,当遇到“火把节”时,到处可以看到不同规模的摔跤活动。“格”的比赛中,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腰(勾、掰、翘、挑)等技术动作应用,将对方摔倒为胜。

  北嘎是藏族式摔跤,是藏族人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北嘎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必须双手抓好对方腰带,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側以及用脚绊或蹬踹对方。运动员肩、背、腰、臀、头、体侧的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

  绊脚是满族、回族式摔跤,以把对手摔倒为胜,并根据动作质量得分。每场比赛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以三回合其中

  得分多者为胜。如未到比赛终止时间,而对方已超过对手10分,则超过10分者为胜。比赛按体重分级别。

  希日木是朝鲜式摔跤。朝鮮族人民在丰收喜庆的节日都会进行摔跤比赛,朝鲜族摔跤的特点十分鮮明,最主要的是使用腿绳。腿绳是用3米长的麻布或白布做成,其中90厘米围在腰际,剩下的有伸缩性地缠在右侧大腿上。然后在腰间扎上1.5米长的腰带。运动员上身赤膊,下身穿运动短裤。比赛时,参赛者用各自右手抓住对方腰带,左手抓住对方腿绳,准备好后,听到裁判员“开始”口令后,双方即可同时起身用力。比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采用三局两胜制。

  民族式摔跤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时因地因习俗而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摔跤都有着本民族的特色和自己的规则。

  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民族健身操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并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新增加了民族健身操。

  民族健身操是由国家民委为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健身操比赛组织创编的规定套路。这套操以众多民族典型的舞蹈元素为动作素材,把健身作为第一要素,将民族舞蹈的柔美与健身操的力度自然、流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动作的健、力、美,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健身完美结合。健身操的音乐改编自具有民族特点的歌曲《我们共同的家》,节奏欢怏流畅,律动感强。

  整套民族健身操时长3分30秒(±10秒),共有56个八拍,寓意为56个民族。民族健身操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融合了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土家族、藏族等20多个民族的舞蹈元素,毎一个动作都具有着民族的风格和韵味,将健身操的韧性与民族舞蹈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仕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