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全市聚力"环境之优" 全民乐享"生态之美"

2017-12-26 09:47:00 来源: 滨州日报 作者: 裴庆力

  进入冬季,与往年经常出现雾霾天不同的是,滨州的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走在滨州街头,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是:“今冬没怎么见雾霾天啊。”天变蓝、少了雾霾天,是人们对滨州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面对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群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更加融入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环境之优、生态之美、家园之新”是滨州决策者心中最重要的担当,生活在96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滨州市民如今也越来越体会到环境之优、生态之美、家园之新。

  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坚决予以取缔,对生态环保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经济发展底色更“绿”,经济发展质量更“优”

  今年11月25日,魏桥创业集团电解铝超低排放改造试点工作经专家评审认为,魏桥创业集团率先在铝行业实现了废气超低排放,具有行业引领和示范作用。改造后的废气外排指标颗粒物2毫克/立方米左右、二氧化硫10毫克/立方米左右、氟化物1毫克/立方米左右,远低于《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要求的20、200、3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实现了超低排放,位居国际先进水平。魏桥创业这一成绩正是我市让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的缩影。

  1-10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4151.1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煤炭消费量5030.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42.6万吨;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3558.3万吨,同比下降3.4%。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市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4.9%,列全省第9位;服务业增速8.1%分别高于GDP和二产1.8个和3.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对一些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则是坚决予以关停取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截止到11月底,全市已稳妥完成410个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1914家,其中清理取缔类1408家,整改提升类506家,完成率100%。通过取缔“散乱污”企业,规范经营秩序,为大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我市还大力推进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至今年11月底,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已全部完成。1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正在加快推进,共有80台改造任务,现已完成70台,未按期完成的机组已全部停运。全市列入改造计划的34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已完成改造或拆除29台,剩余的5台也已全部关停。列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重点涉VOCs重点企业共48家,已全部完成。

  我市还加大对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公众这一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在生态环保责任落实上实施一案双查,既严查企业违法行为,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又严查主管部门履职情况,督促监管责任落实。今年以来,共立案处罚违规企业1680家,罚款8980余万元,市环保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办理环境违法案件101起,移送拘留83人;因生态环保问题问责市县党政干部155人,对11个市直部门和8个县区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实行河长制,全力实施“清河行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呈现“河畅水清、河湖秀美”景象

  十九大报告中,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章节中特别提出,“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今年以来,我市在全面实行河长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清河行动”,坚决整治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八乱”行为。通过“清河行动”,各部门齐抓共管,共治水流域污染,全市正逐步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通过在全省率先建立的“河道警长制”,严厉打击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道堤防安全的违法行为,从严从快处理,坚决遏制非法取土、采砂、违规建设等行为,拓宽行洪通道,恢复行洪能力,保障河流行洪排涝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非法种植林木、高杆作物以及鱼塘和养殖场进行重点清理,对禁养区内禽畜规模养殖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所有禽畜养殖场和专业户进行搬迁关闭,对垃圾渣土偷排乱倒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治理,对576个入河排污口,细化方案,实行清单管理,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整治一批原则,实行“一河一策”治理。截至11月底,共取缔入河入海排污口116个,完成纳污坑塘综合治理36个,依法累计关闭搬迁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702家。全市10家省级及以上工业聚集区已全部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行动已初步告捷。数据显示,今前三季度,全市省控8条河流9个断面化学需氧量(考核标准40mg/L)和氨氮(考核标准2mg/L)均值分别为29.84mg/L和0.98mg/L,较去年同期分别改善8.3%和20.2%,实现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前十个月,我市6个国控断面全部实现消除劣五类水体,其中有3个断面实现水质提升,芦家河子水库、三角洼水库由Ⅲ类水提升为Ⅱ类,达到优良水体要求;徒骇河富国断面由Ⅴ类提升为Ⅳ类,超额完成考核目标。至今年年底前,“清河行动”将全面完成,通过活动的实施进一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洁堤固、河湖秀美、生态滨州的总目标。

  清洁取暖、林水会战、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一系列工程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今年冬天,滨城区梁才街道北石村石建霞家里关掉了烧煤的老炉灶,家里用上了天然气暖气。她高兴地说:“通上了天然气,不仅做饭方便快捷,而且取暖也是干净卫生,再也不怕煤灰脏了家里这房屋。俺这生活质量可是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年我市实施了“煤改气”、“煤改电”等形式的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截至12月7日,全市共有74825户结束了燃煤取暖的历史,超额完成了省定任务,并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这74825户中绝大部分是农村用户,这项工作不仅有效减少了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还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农村,我市继续搞好美丽乡村建设、林水会战和环境综合整治。市委、市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列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按照“六个一”(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院洁净、一品乡韵、一个产业、一方幸福)的标准进行建设,打造彰显文化底蕴、地方特色鲜明的精品示范村。截至11月底,全市102个示范村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组织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整体升级,“千村提升”促进面上工作,对乱堆乱放、空心空地、管线立面、乱搭乱建的行为进行整治,推动环境卫生由村内向户内延伸。截至11月底,1023个提升村累计投入2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5%以上。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作为四个发言市之一,我市作了改善人居环境的书面发言。

  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我市继续开展林水会战。截至今年11月,林业生产上,全市已完成合格造林3.25万亩,通道绿化68.5公里,水系绿化37.7公里;水利建设上,全市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6处,完成投资2.7亿元;农业开发上,已修建机井20眼,完成各类配套建筑物265座,开挖疏浚沟渠89公里。目前,全市农村“田成方、林成网、水成系”的生态格局已经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年内,无棣县棣丰街道办事处、惠民县魏集镇成为省森林乡镇,30个村居成为省森林村居。

  城乡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让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我市综合得分9.40分,列全省第6位。5月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8月份省政府组织的现场验收,成绩列全省第1位。

  如今,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让滨州市民可以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我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8%;PM10 10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9%; PM2.5 6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6%;蓝天白云天数为202天。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