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破与立”的抉择:借助新要素 建设新高地

2017-12-06 09:02:00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刘电辉 娄延峰 李吉双

  ——滨州以不变初心弹奏动能转换“变奏曲”(中)

  后发地市跨越提升有多条路径,滨州选择了“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智慧升级、永续发展”之路。借助新要素、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平台,营造“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新兴产业扩容增效、跨界融合潜能初现、高端品牌价值凸显”良好氛围。落后产能持续更新、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地方特色日渐明显,一个“产兴民富、品质兼优、活力彰显”的新滨州浮出水面。

  “区域统筹,智慧提升”筑造“产城融合,创新高地”

  2017年5月,山东省政府发文,对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做出部署。滨州高端铝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各项评审,成为省级重点项目,连续三年,获得1000万元省财政专项支持。

  铝业的发展集中诠释着滨州“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的战略架构。市发改委主任吕迎春说,“滨州高端铝业有三个中心:一是以邹平为核心,辐射魏桥的特色铝产业集群,这也是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辐射惠民、阳信的特色铝产品加工高端产业集群;三是以北海为核心,辐射沾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高端铝产业

  立足三大中心,滨州铝业“群峰高山”效应愈发明显,产品也从铝液、铝锭、铝棒、铝板、铝箔等低端,向汽车轮毂、变速箱壳体、轨道交通及航空铝材等高端延伸的整套链条。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2700亿元,增长25%,吸纳就业超过10万人。

  夯实产业根基不能拘于一家之域。市长崔洪刚说,“滨州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平台优势,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了占地115平方公里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区,为全市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产业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发展开拓新阵地。”

  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京东黄三角”大数据中心前来落户,带动区域发展进入快车道。其中,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五年前就完成了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是国内单体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管理效益最优的轮毂制造平台,跻身行业系统制造能力全球五强。绿都生物制药公司,与20多个国家及国内2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成为全球最大的畜禽用蜂胶疫苗研发基地,多个产品占据国内头号市场。

  滨州高新区,龙头企业愉悦家纺则在完成亚麻纤维家纺产业链之后,向大健康产业进军,新研发的“360悦康”睡眠监测系统成为同行业智能化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睡眠监测系统,现已采集700万份睡眠数据,为产业拓宽空间形成有力支撑。

  新园区的变化诠释着新滨州的发展。市委书记张光峰说,多年来,我们将“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智慧升级”的理念深耕密植,以城乡互动、扩容提质,促进产业集聚、园区崛起,并逐步改善民生,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让滨州真正成为“活力之城”“民心之城”。

  拉长循环产业链 打造产业升级版

  崔洪刚认为,“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孤立的看做两种业态或动能的简单替代,而是借助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产业智慧化升级和品牌化提升”。这方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滨州做出有益探索。

  走进阳信县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你很难将产品展示区五彩斑斓、款式多样的毛绒织品与原材料储藏区堆积如山的废弃矿泉水、可乐瓶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这个成立仅10年,占地960亩的企业,每年能“吃”掉10万吨废旧聚酯瓶,“吐”出6万吨再生涤纶长丝和3万吨环保毛毯、地毯产品。

  

阳信县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董事长段建国说,当年,有中央领导赴欧美考察循环经济产业,为这项技术而惊讶。却不知在鲁北阳信,这项技术早已运行多年,且远远超过国外同行业水平。通过自主研发的切片、清洗、净化、结晶、熔融等30多道工序,不仅让有毒垃圾变废为宝,还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无独有偶,相距不远的温店镇循环经济产业园中,一项玉米芯再利用并废渣发电技术,也在悄然改变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固有观念。据了解,每年约有16万吨玉米芯从全国运到这里,生产糠醛和木糖。技术所有者、山东金缘集团董事长杨太敏说,“以往,玉米芯往往作为生活垃圾被随手丢弃,收购价不过500元/吨。经过深加工,每10吨玉米芯能产出1吨糠醛或1.3吨木糖,其市场价格分别为9000和16000元,效益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产生的废渣、废气也是宝贝”。杨太敏说,“2012年,以玉米芯废渣为燃料的生物热电厂正式并网,年发电1.02亿度。每年可分别比火力发电减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10万吨和840吨,仅减排收入就高达750万元,公司也由此获评2004年山东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调研发现,阳信“循环产业”的例子在滨州很多地方都有实践。今年,滨州结合“中国智造2015”规划,对循环产业提出更高要求。到2025年,循环产业链条将大幅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增强。目前,滨州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同质粗放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精细化转型迈进,为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优质化、高效化与减量化、资源化、低碳化相结合探出新路。

  新要素唤醒“老树新芽” 小乡镇敢扛产业大旗

  作为“农村之头、城市之尾”,城镇在城乡发展中承上启下,既是壮大县域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缩小城乡“鸿沟”的重要环节。在发展过程中,滨州既通谋全篇,也细谋一域,发展特色乡镇。其中,博兴县兴福镇颇具特色。

  兴福位于博兴县东南,自古就有铁皮加工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福旺黑白铁市场成为当时长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铁批发加工集散地,民营经济“兴福现象”一度成为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全国样板。

  

“中国厨都”兴福镇

  如今,52平方公里的兴福镇,集聚1580家厨具企业、950家板材企业,近5万从业人员。两大产业总产值均占全国三成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厨都”“板材之乡”“会展名城”。可是,规模的急剧扩张也给兴福留下诸多问题,如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全而不优、企业铺天盖地但无“顶天立地”优势,造成彼此压价、恶性竞争。

  对此,兴福借智专业团队,进行产业升级。通过用活政府、市场两笔资源,发展协会、商会,让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并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统筹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各项事业,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到2016年底,实现GDP 66.6亿元、企业总产值6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6.7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04%、227%、105%。

  整合后,65家钢铁企业加入协会,企业规模、诚信水平、行业影响都堪称标杆。板材行业也实现了从小市场向大流通、从贸易流通向工贸结合的“两次跨越”,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得全国最大的金属板材加工企业集聚地和交易集散地两块金字招牌前来落地,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金属板材工业展览会,引领整个行业的风向。

  不仅特色乡镇,许多新农村、城中村也不甘落后。滨城区市西街道双庙刘村,就借助市场实现跨越提升。2007年,村支书杨玉国瞅准城区建设契机,带领村民凑钱组建公司,将一片土旮旯村落建成现代化社区,原来的农民变身股民,继而成为市民,年收入从当初的人均3000元增加到3万元。不仅住上了洋房,开上了汽车,还转变了思维,让“人的城镇化”理念在此扎根,也让主城西区“旧貌换新颜”。

  市经信委主任甄恩如认为,兴福和市西较好体现出滨州的发展思路,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鲜活实践。这些年,滨州用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取代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借助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破解产能过剩、土地浪费、区域金融危机、环境恶化、诚信缺失等难题,使传统产业“老树嫁新枝、发新芽”。并以高标准建设小城镇、新农村,使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特色乡镇、产业名村渐成气候,涌现出中国“绳网之乡”“玉米油之都”“中国糖都”等国字号品牌,呈现产业发展百花竟放、百舸争流壮美景象。(刘电辉 娄延峰 李吉双)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