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滨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强势推进

2017-10-19 14:3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亚明 刘书凯

赵永生(左二)来分局调研基层基础重点工作建设情况

社区民警李晓娜与警务助理一起开展防范宣传

彭李派出所执法办案中心

民警通过扫描二维码门楼牌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维护

  大众网滨州10月19日讯记者 王亚明 通讯员 刘书凯)彭李办事处学苑社区内有26个小区,常住人口23000余人,流动人口3000多人,高校2所。万达广场既是该社区的大型商场,也是流动人口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社区民警专职化以后,民警张金铭能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沉到社区,走访调查,了解掌握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十一”前夕,上级公安机关来派出所协查两名犯罪嫌疑人,张金铭很快就在她前几日万达广场登记更新的流动人口信息找里到了线索,配合市公安局、滨城公安分局有关部门成功将其抓获。

  而这只是滨城公安分局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缩影。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开展以来,滨城公安分局以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强力推进,成效初显。

  今年以来,全区“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26%,无刑事案件村居达85%,电信诈骗发案稳中有降,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实现“零缝隙”。

  五年多来,滨城公安分局持续不断创新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基层基础工作各项要求,与滨城公安分局近几年的工作不谋而合。2012年以来,滨城公安分局围绕着打牢公安基础基础,筑牢打防管控根基,不断探索创新尝试,为三年攻坚打下了良好基础:

  10个派出所全部配备警务大篷车;免费为辖区群众电动车打码;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了社区警务基础工作平台,对各类数据进行批量导入和人工采集;不断加大视频监控建设和应用力度,“雪亮”工程在平安建设中不断发光发热;“一村一警”工作在全省公安系统推广……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基层基础三年攻坚战以来,滨城公安分局党委不遗余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基层基础工作“第一年强势推进,第二年提档升级,第三年成效凸显”的工作思路,按照项目化、责任化的工作要求,对重点推进项目进行再梳理、再研究,明确责任领导和牵头单位,细化实施方案、措施,制定针对性强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强化节点调度和过程控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各牵头警种部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大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鼓励基层一线创新创造。

  项目化、责任化的关键在于考核督导落实。结合警种部门和派出所工作需要,滨城公安分局将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制成项目表,逐一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序时进度。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回顾,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发现问题和不足,列出清单、销号整改。考核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基层基础工作考评办法,将工作开展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以绩效考评牵引和促进基础工作。

  “一村一警务助理”和“1+2+N”城区社区警务模式实现全覆盖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首先要做好“增”文章,千方百计增强基层派出所实力,推动警力下沉,确保派出所民警达到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45%。

  今年通过市公安局民警基层锻炼、滨城公安分局机关民警下沉、新招录民警到基层等方式,着力优化警力配置,充实派出所警力63名,实现输血提质、减负降压,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问题。目前,分局10个派出所民警达到分局民警总数的45.17%。

  进一步厘清派出所与专业警种、社会部门的职责界限,完善派出所与侦查打击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剥离超越派出所职能的任务,清理取消各类专业工作室,推动派出所职能定位、主业归位。精简对派出所的考核项目,将考核项目减少至30项以下,为派出所进一步减负。

  同时,推行执法办案积分考评,出台了《加强执法工作十项措施》,对成绩优秀的执法民警优先立功嘉奖,大大提升了民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工作积极性。

  在全区推行“农村警务助理、社区网格警”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共配备警务助理和网格警986名,实现了“一村一警务助理”和“1+2+N”城区社区警务模式全覆盖。

  滨城公安还将工作经费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用于发放补助,兑现奖惩,因地制宜,建设警务设施。

  按照培训、管理、考核等环节应配必配的原则,各项配套工程配备到位,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警务助理和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协助派出所开展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警务助理和网格员采集各类基础信息240余万条,开展治安防范30余万次,掌握社情民意5万条,登记租赁房屋13300余间、流动人口19500余人,调解村居矛盾纠纷5742起,化解不稳定因素428起。

  综治警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只须指上,无需路上”

  走进位于黄河十二路渤海九路附近的禾香园小区,你会发现在路牌上、小区门口、楼宇门口、住户门前,都有一个二维码标示,这些二维码分别是电子路牌、单位小区门牌、楼宇牌、室号牌。

  他们是滨城公安分局试点搭建的四级地址门牌系统。在系统中,每个二维码都链接了它所属单位、小区的标准地址。用手机扫二维码,公安民警就能按照不同的职能、群体,赋予不同的浏览、审核权限。

  这些二维码不单对公安机关有用,对普通群众更为实用。用手机扫任何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滨城综治警务一体化平台。平台首页标注了社区民警头像、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咨询。首页还显示了出租屋报备、流动人口报备,群众根据所需,可以直接进行登录。

  同样是在首页,点开滨城公安微警务,内容更加精彩,户政、治安、报警、法制服务等业务均可在手机上进行办理。

  信息化建设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支撑。

  综治警务一体化平台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设计思路,依托二维码标准门牌体系,汇聚综治、民政、计生等部门需求,以网格为单元,集信息采集、网格巡查、社区服务、重点监控等9类56项基础工作为一体,实现集成应用。

  在公安业务方面,整合治安、户政、法制等警种部门服务业务功能,平台内的微信服务大厅设立4个模块52项功能,从单纯密切警民关系向服务实战延伸。通过这个平台,群众无须到派出所,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业务的办理,实现“只须指上,无需路上”。

  该系统还可以对网格员工作进行考核,自动量化任务目标,推送至手机终端,网格员通过一体化平台采集全部信息,平台汇总后,再分拣到对应的职能部门,真正做到“下到网格一把抓,回到社区再分家”。

  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拓展,群众扫扫二维码,即知周边警力部署、安全防范常识、查询电动车轨迹,将微警务打造成群众指尖上的“万事通”。

  以“雪亮”工程为依托,加大公安自建视频监控密度,整合社会监控资源,实现无缝覆盖。部分居民小区引入智能安防设备,对大门口、楼宇单元门监控摄像机进行改造,实现对进出小区人员的管理,对陌生人、嫌疑人员自动报警,实时掌握其行动轨迹。

  围绕关键环节、要素,实行执法办案闭环管理、受立案改革,严密执法全流程管控与监督

  “从进入执法办案中心开始,这里就实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声像监控。嫌疑人进入办案区,要接受安检,然后接受人身检查,在进行完拍照、人身信息的采集后,他将有一个单独的手环,这个手环是防拆卸的,只有办案民警能打开。有了这个手环,嫌疑人在办案区内的所有活动轨迹、卷宗材料,电脑会自动记录、自动刻画,形成一个独立的光盘进行保存。”

  在梁才派出所,所长蔺学铭介绍说。新建成的执法办案中心,集受案立案、执法办案、涉案财物管理、案件管理“四位一体”,普及智能手环、台账自动生成、视频资料自动截取和上传等科技力量,较原先的办案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在彭李派出所执法办案中心里,案件管理有了可喜的变化。每个民警获得了属于一张专属于他们的卡片,可以开启专属于他们自己的案件保管柜。原先无处存放,经常堆放在民警办公桌上的卷宗材料,现在“躺”进了专属的保管柜。

  “这样有效保证了卷宗的保密性,提高了执法办案的质量”。指导员刘洪国说。

  规范执法是基本警务。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有效手段。

  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办案场所、硬件设施等,派出所在立案、办案、监管中出现不到位的现象。

  滨城公安分局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围绕受案立案、执法办案、涉案财物管理、案件管理等关键环节、要素,实行执法办案闭环管理、受立案改革,严密执法全流程管控与监督,就是加大执法源头管理,严密执法流程控制,倒逼民警升级办案能力和方式,努力提升执法效能。

  以彭李、梁才两个派出所为试点,滨城公安分局投资建设执法办案中心,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办案模式的升级。接下来还将对办案场所不达标的其余派出所进行进一步改善。

  今年,他们还加强了实战指挥中心建设,集指挥调度、信息研判为一体,实现多警种合成作战的情指一体化运作模式,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到妥善处置。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宫文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