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馆藏天下 宝聚众林馆——记邹平民间收藏家韩同彬

2017-04-03 17:1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雷 吴晓静

  高雷 吴晓静 

  在山东省邹平县城通往韩店的路上,有一排整齐划一的沿街房特别引人注目,门牌上面显赫地挂着"山东邹平众林文化艺术馆"字样。走进艺术馆,各室分门别类,有书画、根艺、碑刻拓片、四大名砚、红木摆件、汉陶器、文史文献资料、民俗、古书、杂项等十个系列。这个占地1800平方米、拥有20个展厅、1000多件展品的艺术馆,由邹平众林农机公司董事长韩同彬和总经理韩晓峰共同发起,韩同彬将自己二十多年来收藏的藏品经过精心整理建成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鹰眼"识才

  "收藏能陶冶情操。"说起收藏,韩同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最初的收藏是从书画收藏开始的,因为对书画的爱好,他最开始从朋友手里买了十几张当代画家的作品,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走街串巷地淘宝至今已经二十多年,足迹踏遍省内外。"热心的朋友也知道我有这个爱好,一旦有发现就会告诉我,我再找时间去捡漏。"渐渐地,随着手中资金的宽裕和眼界的提高,他的收藏从书画扩展到砚台、根艺、红木、陶瓷等,一直到现在的"无所不藏"。

  在淘宝的路上,韩同彬也有股执着劲。有一次,他听说在一个农户家里的墙角上嵌有一块古代的石碑,他立马打听到农户家跑去看,当他发现这是清朝时期的一块古碑时,不禁欢喜,但是,这块碑被用在了农户房屋的墙角上,要想拆下来很费劲。后来,他多次与农户协商,在保证不会影响房屋的情况下,农户最终答应了这个收藏家的"请求"。最终,韩同彬找来专业的工人把石碑拆出来,并将墙角用石头补好。就是凭着这一种韧劲,韩同彬才在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广。

  近年来,为了收藏这些宝贝,韩同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他也经常看走了眼,买来赝品。有一次,他在济南市场上花5万元买了了一副名人字画,回来后拿着字画高兴去地找专业人士一起欣赏,结果被告之这是一赝品。从那之后,韩同彬开始学习研究收藏品的鉴定知识,因为他深知要想做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必须先学会鉴定,练就一副"鹰眼",这样才能避免买到赝品。

  一馆藏天下

  二十多年的收藏,宝贝在韩同彬家里旮旮旯旯被摆的满满当当,看到这些一件一件淘来的珍品,韩同彬想,这些东西在自己手里只能算是藏品,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才能体现其价值。于是,2016年上半年开始,韩同彬就开始谋划艺术馆的建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划,7月份,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并陆续向市民开放。

  走进艺术展览馆的每一间展览室,看到整齐陈列着稀有罕觅、耐人寻味的各类宝贝。在文史展览室,有许多珍贵稀有的邹平文史资料,其中包括清朝光绪年间的卖契,古代的房产证、抗战时期捐款收到条、邹平县各个年份的年鉴、历史大事记载等。韩同彬介绍,从这些文史资料,展示出邹平这片大地上的文化、经济、土地发展的趋势。邹平县过去分为邹平、长山、齐东三个县,这段历史在文史资料中全部都有记载,这就是历史的见证。在根雕展览室,各种题材的作品千奇百怪,巧夺天工,涉猎飞禽、走兽、植物、人物、脸谱、民间传说等,形象逼真;连环画、小人书,承载着几代人美好的回忆;还有几百年前的古砚、古书、医术,汉朝的陶器……一一尽收眼底。

  行走在艺术馆的各个展厅之中,仿佛走进了邹平的发展史,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段珍贵的历史,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文化上的熏陶,心灵上的洗礼。这些藏品成为人们了解邹平过去的一个窗口。显示出我们祖先饮食起居行中的文化,也展示了邹平在当时先进的制陶工艺和发达的生产力。在这里让我们置身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那个梦一样的时代,穿越时空, 聆听岁月的风雨,感受历史的尘埃,伴着历史的惊艳而眼睛湿润、心潮起伏。

  分享才是大有

  现在,韩同彬手里一有钱他就想去搜罗宝贝。有时手里资金不充足,而又遇到心仪的宝贝时,他会到处凑钱,或者变卖藏品,也要把宝贝入手。在很多人眼里,对此不解,有人说他,好多企业老板有钱都买别墅,坐豪车,你却把钱都买了这些"破烂"东西。对此,韩同彬有自己的看法,"收藏,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为了保存历史的一项崇高事业。对我来说,收藏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收藏也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收藏点缀了我的生活。"的确,韩同彬正从收藏中品味着那份快乐和宁静。

  经山东省文物局批准众林文化艺术馆正式挂牌为山东众林文史文献博物馆,这也是邹平县第一家省级资质非物质文化博物馆。"与人分享才是大有。"这是韩同彬最大的心愿,"下一步,继续扩展自己藏品的数量,不断提升其质量和档次,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历史的见证',将地方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