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污 阳信县坚决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

2016-10-28 09: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秀利 苏建军

  大众网滨州10月28日讯记者 孙秀利 苏建军)日前,阳信县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强调要重拳治污。通过突出问题导向,抓好重点整改;强化源头防控,严把准入关口;依法从严治理,保持高压态势;加快优化调整,打造绿色动力;注重科技支撑,提升环保水平,五措并举坚决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

  突出问题导向 抓好重点整改

  坚定不移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治理,推动生态环境尽快好转。突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石化企业加快推进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治理,确保年内全部完成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加快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确保10月底前公共供热中心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县城区内29台小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淘汰或改气改电;健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有效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突出加强水污染防治,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深入排查重点河流污染源,“一河一策”实施全流域治理;盯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污水处理厂、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等工程建设,确保整体推进、提标升级,彻底消除劣Ⅴ类水体;加快推进县经济开发区、陈楼工贸园区的“一企一管”改造,确保年底前完成,实现园区污水的达标排放;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取费模式,实现阶梯污水处理价格,确保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转。深入开展砖瓦窑坑、矿坑、自然坍塌坑体及明显低洼地段排查整治行动,对有污染问题的实施彻底治理,对有纳污隐患的废坑进行回填造地,同时严厉打击偷排偷放、恶意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切实抓好新出台的“土十条”土壤污染治理任务落实,组织开展好重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严控新增污染源,守住土壤环境底线。

  强化源头防控 严把准入关口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立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充分考量环境容量、资源承受能力,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切实提高项目准入条件特别是环保门槛,严防“三高一资”项目落地。严格项目环评管理,推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加强对新上项目的把关和环境评估,严格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凡是不符合环境功能规划和产业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通过环评,从源头上把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关口,决不能让今天的投资成为明天的污染。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企业要在能耗、排放、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采取差别化政策,该扶持的扶持、该整治的整治、该淘汰的淘汰,逐步让高污染企业给循环、低碳、生态项目让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依法从严治理 保持高压态势

  各乡镇办、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环保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统领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环境联合执法综合整治集中行动,按照“六必查”要求,重典治乱,铁规治污,努力营造“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良好环境。坚持“零容忍”的态度,露头就打,决不手软,始终保持严打严惩严处的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依法停产关闭;对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让环境违法无处遁形。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开展“地毯式”排查和“立体化”整治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环境安全事故发生。把环境信访作为发现安全隐患的重要途径,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细致核实、认真办理,并及时公布办理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加快优化调整 打造绿色动力

  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加减并举,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对于阳信来说,“减”就是加强燃煤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就是加快绿色能源、绿色经济发展。在“减”的方面,就是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审批减量或超量替代政策,减少煤炭消费,完成好上级下达的总量控制任务。加大结构减排力度,加快清查、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增”的方面,探索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促进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大力发展能耗低、污染小的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正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走向,严格筛选项目,用有限的环境容量指标,支持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绿动力。

  注重科技支撑 提升环保水平

  全力推进科技治污,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处理污水,用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处置废弃物,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回用,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广环保科技应用示范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环保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保产业发展,通过革新技术、更新设备、优化工艺、改进管理等措施,控制和减少各种废弃物,实现减污增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环保监管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执法、环评管理、信息公开平台,提高科学决策、监管执法、便民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智慧环保云”平台,精准绘制全县重点项目污染源电子地图,对化工园区、危化品、危险废弃物建立全程监管电子档案,抓好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联网工作,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环保信息化水平。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