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禄:修路调研跑遍全镇78村 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2014-08-06 17:24: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邹平县码头镇地处偏远,农村道路建设基础十分薄弱,经济空壳村、大村、土地问题等给村级公路建设造成很大困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后,该镇分管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的副镇长刘昌禄,协调修路占地问题,结束了冯王村60年不通公路的历史。对于整治难度十分大的归苏村、高家村、小杨村等经济空壳村或大村,刘昌禄不断地到村里做工作,越难啃的骨头越要啃,一个又一个村庄开始了道路硬化工作。
邹平县码头镇副镇长刘昌禄(左)和归苏村书记谈修路
归苏村修建的排水工程很有特色
冯王村硬化的主街道
大众网滨州8月5日讯(记者 卢志强)邹平县码头镇地处偏远,农村道路建设基础十分薄弱,经济空壳村、大村、土地问题等给村级公路建设造成很大困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后,该镇分管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的副镇长刘昌禄,协调修路占地问题,结束了冯王村60年不通公路的历史。对于整治难度十分大的归苏村、高家村、小杨村等经济空壳村或大村,刘昌禄不断地到村里做工作,越难啃的骨头越要啃,一个又一个村庄开始了道路硬化工作。
此前,码头镇冯王村是邹平县唯一未通公路的村庄,因原规划道路周边均为邻村土地,道路占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段只有1.8公里的联村路,成为整个冯王村人的一块“心病”。为了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刘昌禄多次到村内了解情况,到邻村苦口婆心的做说服工作。镇上规划了7条线路,村里也积极出谋划策,最终选择了一条同时占用两村土地的路线,冯王村的联村路终于顺利开工,60年不通公路的历史正式结束。
码头镇归苏村、高家村、小杨村等都是经济空壳村或大村,整治难度十分大。归苏村是全镇面积最大的村庄,由于之前两委班子管理混乱,造成村内的工作迟迟无法开展,雨雪天气一到,破旧的道路给群众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刘昌禄多次找到村支书,一次又一次的召开协调会,与村支书一起做群众工作。凭着一股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终于归苏村的道路硬化工作顺利开工。现在,归苏村投资近200万元的村内硬化工作已顺利完工。
未来得及喘口气,刘昌禄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小杨村。这个地处与章丘市交界处的小村庄,全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属于典型的“空壳村”。多年以来,村内道路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村内群众的出行和生活。刘昌禄与村支书一起查看路况,研究方案,穿梭于村内的大街小巷。终于,村内硬化方案确定,看着轰隆作响的商砼车辆慢慢驶进小杨村,刘昌禄心里万分的高兴。就这样,他不停的到各个村调研、做群众工作,全镇78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谈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刘昌禄一直挂在嘴上的却是群众的好。“归苏村党支部书记杨宗春一人就捐款10万元;小杨村低保户谷梅花人拉扯着两个孩子,捐款当天毅然拿出200元;还乡村捐款受阻,10名老党员自觉组成代表队挨家挨户协调捐款……”对于自己,他却说:“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就应该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事,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同时自身要廉洁,群众找上门的事,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去解决。”
截止目前,码头镇镇已完成硬化工作的村庄达60个,整体投入1600余万元,总里程140多公里,对于地处邹平县西北部的码头镇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但刘昌禄看到的却是那剩余未动工的村庄,“硬化工作还需要长久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推动。”刘昌禄这样说。
责任编辑: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