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新闻

李才然:18年甘当吃苦耐劳的“幕后”老板

2014-07-24 18:14:00    作者:卢志强 王延芳 郭淑荣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滨州;退伍军人;李才然;18年;吃苦耐劳;幕后;老板
[提要]在市区渤海七路南端,有一家有18年历史的小饭店,名叫“李氏餐厅”,老板是现年47岁的退伍军人李才然。18年来,他他台前的事情交给爱人苏爱霞,自己则甘做那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帮手。

  大众网滨州7月24日讯记者 卢志强 通讯员 王延芳 郭淑荣)在市区渤海七路南端,有一家有18年历史的小饭店,名叫“李氏餐厅”,老板是现年47岁的退伍军人李才然。18年来,他他台前的事情交给爱人苏爱霞,自己则甘做那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帮手。

  一进店门,两名女服务员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问到老板在哪,说在厨房。记者走入厨房,只见几名身穿厨师服的工作人员在忙碌,却不见老板何在。再问时,只听在更衣室里传来一个质朴的声音:“我在这里呢。”这就是老板李才然了。他走出来,不好意思地笑道:“刚才杀鱼溅在身上血了,换件干净衣服好见你们。”

  李才然是市中街道李庄居委会人。家里排行老小,上面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1986年入伍,在日照当了四年通讯兵,还干过通讯班班长。1990年复员回乡。

  当兵前,由于是老幺,父母兄姐都宠爱。回来后,父母渐老,兄姐均已成家,他顿时感觉身上责任渐重,琢磨着须从此自食其力。

  看到人家卖“小百货”(小礼品、玩具、日用品等)赚钱,他就做起“小百货”生意来。1991年成家后,他觉得身上担子更重了。“小百货”赚得不多,难以补贴家用。1993年,他看上了“厨师”这个行当,于是去市区一家饭店当了学徒工,那一年他26岁。学了三年厨师,他觉得应该尝试自己开饭店。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爱人苏春霞时,她双手赞成。夫妻俩拿着省吃俭用攒下的5000元,又东凑西借了2000元,开起了一个店面不足20平米,只能容纳4张小桌子的小饭店。18年来,这家“李氏餐厅”不变址不更名,一直延续到现在,发展成为一家以家常菜出名的中档饭店,且有了不少固定顾客。店面也从原来的20个平方发展到现在的500个平方,能容纳30桌客人同时就餐。在李才然看来,这已经是不小的成绩了。

  为了保住这个成绩,18年来,他台前的事情交给爱人苏爱霞,自己则甘做那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帮手。每天早上5.30他准时起床去六街市场买菜,回来后就“盯”在厨房里,看着菜洗得干净不干净,菜量足不足,用料合适不合适……顺菜的请假了他就顺菜,炒菜的请假了他就炒菜,刷碗的请假了他就刷碗,员工哪个请假他就替哪个。常常是穿着工作服忙来忙去,以至于来送水产的小伙子找老板签字时,硬是不相信这位穿着白大褂,忙得满头大汗的人就是老板。

  俗话说“和气生财”,在他那里你看不到高嗓门和大脾气。和周边的同行们也相处得十分融洽。偶尔在外面见到新鲜的菜肴,他就约上周边的同行一起去品尝和学习。他说:“在一条街上做买卖,就是个相互带动的关系,孤零零的永远发展不起来。”

  谈到当兵的经历,他很欣慰。他说,如果当时没有去当兵,现在不会这么能吃苦受累,脑子不会这么活泛,更不会结交那么多好战友。想起当初创业艰难时,战友曾经义务来店里帮忙的事情他感动得几乎落泪。

  对未来,他没有太多计划。只希望,靠自己的吃苦耐劳和诚实经营,能让“李氏餐厅”得到更多顾客的认可,赢来更多的回头客,做到这他就很满足了。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